中央和國家機關首批300臺公車將開拍
中央和國家機關首批300臺公車將開拍
通過公開招標確定9家車輛處置機構,處置收入將全部上繳中央國庫
本報訊 記者袁瑞娟報道 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取消車輛的處置將于2015年春節前正式啟動,第一批300臺公車將被拍賣,處置收入將全部上繳中央國庫。這是記者從1月16日召開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取消車輛處置工作相關情況發布會上獲悉的。
“目前,中央和國家機關本級取消的3184輛公務用車已經全部封存停駛。考慮到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供求關系,為避免供大于求造成國有資產的甩賣、賤賣,我們將分批分期開展車輛的公開拍賣工作,成熟一批,拍賣一批,計劃于1月底正式啟動第一批300臺取消車輛的拍賣。”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資產管理司副司長徐永勝在發布會上介紹,按照中央公車改革領導小組的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取消的公務用車,由國管局和中直管理局統一規范處置。處置的全過程將始終堅持公正公平、集中統一、充分競爭、規范透明、避免浪費的原則,做到“公開招標、公開拍賣、公開結果”。車輛處置取得的收入將全部足額上繳國庫。
2014年8月,國管局、中直管理局聯合委托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和中直機關采購中心,以公開招標方式對車輛處置機構進行采購,經過競標最終確定了9家車輛處置機構,負責鑒定評估、拍賣、解體的各3家。這9家機構分別是:北京花鄉舊機動車鑒定評估服務有限公司、北京紀盛士舊機動車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北京二六八威二手車鑒定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花鄉拍賣有限公司、北京北汽鵬龍機動車拍賣有限公司、北京中拓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博瑞聯通汽車循環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大石河報廢汽車解體廠、北京中物博汽車解體有限公司。“這種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標的采購方式,實現了處置機構之間的充分競爭,避免了一家獨大。”徐永勝表示。
目前,國管局、中直管理局正組織政府采購招標確定的3家車輛鑒定評估機構對這部分車輛的機動車登記證、行駛證、購車憑證、購置附加費(稅)證、交強險單等手續進行核查驗收,對于手續齊備的車輛,經專業評估提出公開拍賣或解體報廢的處置意見。下一步,各部門將按照評估公司的意見,將車輛分別移交拍賣機構和解體機構集中統一處置。按國家規定必須報廢的黃標車、老舊車,由解體機構按法定程序報廢,在中央和國家機關范圍內消滅黃標車、老舊車,為首都大氣污染防治作出貢獻。其他車輛一律面向全社會公開拍賣、陽光處置。
3家參與此次公車拍賣機構的網址和電話已對外公布。拍賣啟動后,公眾想了解相關拍賣信息,可以在其網站上進行查詢。“國管局在組織實施公車處置的過程中將嚴守廉政紀律,公車評估、拍賣的所有環節都會由局機關紀委派員全程參與監督。”徐永勝表示,拍賣絕不針對公務員搞任何特殊照顧,公車處置將遵守“三個不得”的承諾,即相關負責人不得與任何參與車輛處置競標的企業單獨見面,不得插手任何一輛公車的具體處置,不得為任何一個熟人朋友參與車輛競拍打招呼。
據悉,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取消車輛不會“帶牌拍賣”。按照現行法規,車輛牌照應當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車輛報廢或拍賣前收回,實行“車牌分離”。單位或個人拍得的公車改革取消車輛如要在北京落戶,必須持有指標并符合北京市交管部門的有關規定。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