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的過程 失望的結果
日前負責采購的一個信息系統集成項目,讓筆者很是胸悶,原因是采購結果讓人很不滿意,也有違常規。
2012年6月接受某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的采購任務,雖然預算金額較大(800萬元),但對筆者而言,還是一個很常規、普通的項目。在同采購人進行需求討論、修改完畢后,采購人對合格投標人條件又提出了超常規的要求,目的當然是要限制某些潛在投標人的參與(采購人很清楚某個具有競爭力的潛在投標人不具有某些資質條件)。對此不合理要求,筆者當然不能同意,經過長達2周時間的“拉鋸”,采購人終于接受采購中心提出的建議,不以某些不合理、超常規的資質條件來限制潛在投標人,按說,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進行,似乎一切很順利。
上網發布采購公告后,共有9個供應商下載了本項目的招標文件,最終有4個供應商按時遞交了投標文件,程序一切正常。開標后,我們組織專家進行評標,根據對投標文件的分析,可以得知: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只有2家(S公司和W公司),而且略勝一籌的應該是S公司。看一下各評委的打分情況,也可得出這個結論。
6位專家中認為應該由S公司中標的有4位,而認為應由W公司中標的僅有2位,而且這2位給排名第二的S公司的分差僅為0.04分和0.54分。
從理論上和專家的本意來說,本項目由S公司中標是比較合理的,而事實上由于采購人對該兩個公司的打分結果,影響了整個評標結果。因為采購人對這兩個公司的評分差距為7.54分,而專家給出的差距基本上為1分左右,最大的1位為4.46分,6位專家的評分合計差僅為6.26分。
根據評標辦法:各評委按照評標辦法對每個投標人進行獨立評分。在每個投標人得到評委的7個評分后,從中去掉1個最高分和1個最低分后,再計算平均分值,作為投標人的評分得分,按照每個投標人評分得分的高低依次排名。此時,S公司得分89.40分,而W公司為90.64分,排名第一的自然是W公司。
筆者認為,為了排除某個評委的評分影響整個評標結果的情況發生,應該對評標結果的產生辦法再次進行修改,也就是先看各個評委對投標人的排序情況,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確定最終結果,在沒有簡單多數的情況下,再根據各評委的評分計算出平均分值(可以是算術平均,也可以是去掉1個最高分和1個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值)。這樣可以避免類似本項目情況的發生,即采購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很公正、公平,可結果卻不能令人滿意,而且有違專家的本意。
對本項目而言,其結果也有違《政府采購法》的基本法律精神,即應采購物美價廉、性價比優的產品。因為S公司的投標價為7220000元,而W公司的投標價為7588878元,比前者高出5.1%。
評標結果出來后,與同事討論了一下,他們表示也遇到過類似情況,雖然采購過程或程序無懈可擊,但結果卻不能令人滿意,原因就是某個評委(大部分情況是采購人)的打分差距過大,得到了一個很不讓人滿意的結果。
筆者認為,除了要保證過程(程序)公正外,還要保證結果公正,對政府采購機構、政府采購從業人員是很大的挑戰,可謂任重道遠,需要不斷研究、改進、完善政府采購的各環節和過程。程序公正很重要,結果公正更重要。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下一篇:
富士施樂獲多項數碼印刷認證
上一篇:
政采市場啟動安防行業發展新引擎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啞?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