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 推動節能采購政策落地——“廣東省部分地市節能政府采購推廣座談會”發言摘要
群策群力 推動節能采購政策落地
——“廣東省部分地市節能政府采購推廣座談會”發言摘要

編者按:日前,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和中國政府采購報社聯合主辦的廣東省部分地市節能政府采購推廣座談會在潮州市召開。會議圍繞著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制度的落實和完善這一核心議題展開了討論。本期特刊出專題報道,以饗讀者。
崔桂秋:欠發達地區切不可走犧牲環境的老路
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制度實施9年來,廣東省財政部門始終把促進和支持節能環保作為政府采購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2011年全省共采購節能節水產品84.62億元,占同類產品的76.33%。目前廣東省正進一步規范節能環保政府采購政策的運行機制。
一是在預算編制環節,完善節能環保產品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在采購項目支出已確定的情況下,優先安排采購節能環保產品的預算。二是在采購評審環節,嚴格按照既定的政策要求設定政府采購評審方法,給予節能環保產品優先待遇或一定的評審傾斜和優惠。三是在績效評價環節,政府采購計劃執行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績效評價機制,實行跟蹤問效,將節能環保產品政府采購預算執行情況納入預算支出績效評價范圍。四是在監督檢查環節,加強對節能環保政府采購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采購人和采購代理機構自覺執行促進和支持節能環保的政府采購政策,努力實現節能環保政府采購事前規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做到環環相扣,多管齊下。
另外,節能政府采購政策的落實受外在經濟環境的影響,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像經濟較發達的珠三角地區,目前每一個建設項目的提出,都要經過節能環保的相關論證。如果項目本身不環保,寧愿不批建。先建設、后補救,或是純粹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項目堅決不做。而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目前確實存在著為發展經濟忽視環境保護的情況。
魏華:建議強化新舊清單的執行銜接
目前,節能環保意識已經深入人心。但要將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政策精神真正落實到位,還需要明確、具備可操作性以及約束力的政策指導,以促進政府采購節能環保制度的深入發展。
在執行節能采購政策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具體的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能給予指導。比如,在新舊清單更新方面,由于新一期清單未公布實施,在招標文件制作時沿用了舊清單,但在投標截止日前新一期清單公布實施了,執行上該如何取舍?是以原招標文件為準,還是必須發澄清更正甚至要延期開標以采用新清單,或者兩期清單在該項目中同時適用?此外,新一期的節能產品清單公示期滿后,與正式頒布實施的時間之間往往有一定的時間差,給操作帶來困惑,建議強化新舊清單的執行銜接,增強政策的嚴肅性。再如,屬于強制采購的類別,在清單中只有1個或2個甚至沒有產品能達到用戶需求,變更采購方式在政策上沒有明確說法。
另外,節能產品優先采購目前還面臨難以確定加分分值的問題,建議對每個產品提供一個加分分值的參考區間,類似于對中小企業有價格折扣,或者類似于現行的節能惠民工程中不同的能效值相對應不同的財政補貼一樣,使節能產品強制采購政策更好地落地。
此外,部分產品節能證書有效期未過,但已從清單中剔除,有些供應商以為只要產品的證書在有效期內就可以投標,建議加強對供應商的宣傳。
現場互動
節能產品認證證書和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不一致時怎么辦?
林志達(潮州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科):實踐中遇到節能產品認證證書和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不一致時,應以哪個為準?
岳宗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應以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為準。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的范圍,是從國家認可的節能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節能產品中,按照國家的扶持、推廣要求來確定需要實行政府采購的節能產品范圍。簡單地說,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是在對節能認證產品做“減法”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不是“加法”。根據《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規定,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中新增節能認證產品,由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文件形式確定、公布并適時調整。
節能產品認證和家用產品認證之間有何區別?
韓汝佳(東莞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管科):現在社會上各種認證品目繁多,請問各種認證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這些認證與節能產品認證的區別是什么?
岳宗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以家用產品節能認證為例,該認證與節能產品認證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是建立在誠信體系上的,后者是建立在監督體系上的。
家用產品認證由企業自行申報,國家備案,并強制執行,其目錄內的產品必須要加認證標識。節能產品認證是通過第三方擔保的形式,來對財政資金進行保駕護航,該認證沒有目錄。
一體機該如何歸類?
王志昂(汕頭市政府采購中心):由于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功能日漸復合。如一體機應歸為打印機還是速印機亦或是復印機?
徐少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政策制定單位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已經意識到了一些電子產品功能出現日漸復合化的趨勢,正在著手研究相應的政策,以便為廣大企業和政府采購工作者提供更為優質和滿意的服務。
節能產品價高增加政策推廣難度
王惠成(揭陽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科):節能環保產品的單品價格相對較高。譬如節能變頻空調的價格相比定頻空調貴300元至800元,節能燈及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存在同類的問題。采購人有可能考慮到預算問題而放棄購買節能環保產品,價格高問題加大了節能產品的推廣難度。
岳宗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這是目前節能采購政策推行中的難題之一。節能環保產品最終需要市場的檢驗,政府在政策引導的同時,加強了宣傳,提高了消費者使用節能環保產品的意識。與此同時,企業更需要自身努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政府和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
調查問卷
廣東省部分地市節能產品政府采購調查結果分析
1. 節能產品采購構成
通過對廣東省級及部分地市節能產品采購的調查,結果顯示,優先采購中汽車、投影儀和復印機占據了采購規模前3名的位置。此外,多功能辦公設備、不間斷電源等產品在這些地市的優先采購中也有較大份額。
強制采購在受訪地市中份額排在前3名的產品為計算機、空調機及打印機,其中計算機和空調機的強制采購規模在不同地市均占首位,此外,電視機、顯示器、照明產品的采購份額也較高。
2. 政策傾斜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地市對于優先采購產品在評標過程中的加分情況不盡相同,沒有統一標準。有的地市直接確定加分分值,分值基本上在2分—3分之間,如東莞市、佛山市南海區,也有的沒有采取加分措施。
3.投訴問題反饋
接受調查的部分地市反映,有采購人、投標人認為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與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在品目和類別的銜接上存在困難。同時,實踐中很多項目如工程附件類產品,由于不是單獨采購,在采購數據中無法單獨體現,導致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中的部分產品難以準確統計采購規模。
此外,還有一些地市采購人、投標人認為,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中所包含的公司或產品反映不夠全面,可能存在部分中小企業的產品在技術上達到了節能要求,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加入到清單,不利于扶持中小企業政策的實施。
4. 相關建議歸納
受訪地市根據自身實踐提出了相關建議,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議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數據庫能在技術參數、銷售機構、售后服務機構及檢測報告等方面增加查詢功能。
二是建議適時將服務器、掃描儀、鋁合金、網絡設備等產品納入清單,擴充清單范圍。
三是建議對節能產品進行嚴格審批,并對產品品牌和型號進行動態管理,新的節能產品出現后應及時補充進清單,停產產品應及時從清單中刪除。同時,清單半年一更新的周期,對于部分產品來說時間過長,建議考慮以補充清單的形
式來加以解決。
四是建議加強清單與證書有效期關系的宣傳。部分產品節能證書有效期未過,但已從清單中剔除。而執行強采是以清單為準,但供應商對此情況不了解,以為只要產品的證書在有效期內就可以應標。
五是建議加大對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制度的宣傳,一方面要加強采購人對政策的理解和執行;另一方面通過對投標人的宣傳,使更多質優價廉的節能產品進入清單。
六是建議完善節能采購規章制度,增加具體的操作方法,細化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制度執行措施,加強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的執行力度。
廣州市:鼓勵中小企業參與節能產品認證
自200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的通知》以來,廣州市從政府采購項目預算安排到標書制定等環節,都堅決執行節能采購相關政策。實施節能產品強制采購5年多來,一些問題在實踐中也逐漸暴露出來。
一是某些產品通過節能產品認證的廠家數不足,帶來節能產品強制采購難度較大,導致因項目“不足三家”廢標的情況較多。有時候一個整體預算在幾百萬元的采購項目,可能僅僅因為一個水龍頭或一臺空調采購“不足三家”而廢標,有時甚至是多次廢標。二是供應商對節能產品認證的意識還不是很強,節能產品認證覆蓋面還不夠廣。近幾年,政府采購推出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采購政策,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中小企業的產品已經達到了節能要求,但沒有拿到節能產品認證證書,這使得采購政策的引導略顯尷尬。
此外,建議多在供應商群體中加強節能產品認證宣傳。同時,采購人應提高執行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政策的自覺性,這對擴大企業主動進行節能產品認證有事半功倍之效。
黃冬如:認證工作須與采購程序更契合
南海區政府采購中心2011年強制和優先采購規模達5000萬元,占同類產品的80%以上。南海區企業參與節能產品認證多集中在鋁型材、潔具、門窗等建材產品,企業參與節能認證的積極性較高。我認為,區縣節能產品采購政策實施前景廣闊,合作空間很大,建議認證中心在民營經濟發達、節能創新型企業眾多的地區,要加強和集中采購機構或地方政府的合作和宣傳,與之建立更加緊密型的合作關系,將該項工作推向深入。
此外,節能產品認證之后最重要的是政策落地,目前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還有一些方面有待完善,如《政府采購法》要求編制采購文件時,不能指定品牌與型號,而清單中明確了供應商名稱及型號,那么在評審時如何保證優先采購政策的落實?變壓器、水箱等產品往往是融合在其他設備采購中的,如何保證其總代理在應標或評審時得到政策傾斜?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關注政策執行過程,使認證工作與政府采購程序更加契合,為企業、社會創造更好的外在環境。
本版文字/記者 馮藝
實習生 程紅琳
本版攝影/周黎潔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