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銷量回暖
自主品牌銷量回暖
■ 本報記者 梁帥
10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了9月全國乘用車銷售情況。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銷量月度同比下降。與車市整體低迷形成反差的是,9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出現回暖跡象,年內首次出現同比、環比、市場占有率齊增長的局面。
“金九銀十”含量不足
9月、10月在車市中被稱之為“金九銀十”,顧名思義,這兩個月往往是全年汽車銷量最好的時期。而從中汽協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9月的汽車銷量明顯“含金量”不足。中汽協預測,汽車行業整體發展較為平穩,但仍存在下行壓力,這就意味著,“金九”已經含量不保,“銀十”也很有可能難以再現。
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共銷售131.56萬輛,環比增長7.93%,同比下降0.30%,自今年2月以來月度同比首次下降。中汽協副秘書長姚杰認為,9月份產銷整體表現不理想。影響9月份產銷增長的原因有3點:一是受釣魚島局勢的影響,日系車產銷出現大幅下降,是本月汽車產銷表現欠佳的最主要原因。二是上年9月汽車產銷整體水平較高。三是本月商用車表現低迷,拉低了整體數據。
從數據中也不難看出日系車對車市整體的影響作用,數據顯示:與上月銷量相比,乘用車品牌中,德系略降,其他國外品牌均有小幅增長。而日系乘用車銷量下降較快,本月共銷售16萬輛,環比下降29.49%,同比下降40.82%,成為帶動車市整體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自主品牌表現優異
與車市整體冷淡及日系的大幅下降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自主品牌的回暖。9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年內首次出現回暖跡象,同比、環比及市場占有率出現了齊增長的局面,而在此之前,今年1月—8月自主品牌整體表現欠佳,連續出現市場占有率及銷量雙降的局面,一度被業內視為自主品牌的“嚴冬”。
據了解,9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56.19萬輛,比上月增長26.6%,比上年同期增長7.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7%,占有率比上月提高6.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關于自主品牌9月銷量及市場占有率回升的現象,記者提問:“自主品牌的銷量回升,是否得益于日系銷量的下降,不購買日系車型的客戶轉投自主品牌。”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沒有證據表明自主品牌的回升是受日系銷量下降的影響,但是不排除有一部分消費者放棄日系品牌轉投自主品牌。
行業整體存在下行壓力
鑒于9月的市場形勢,記者詢問中汽協是否會調整對今年車市整體產銷的預期。董揚表示,雖然9月份汽車產銷表現欠佳,但是并不打算調整對今年的產銷目標的預測,需待10月份的產銷數據出爐,才能預測今年整年的產銷情況。中汽協對于目前車市的判斷是:目前車市的增速回落帶有明顯的調整特征,受宏觀經濟因素,如上調貸款利率等政策影響,車市整體銷量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協會還同期發布了9月份乘用車企業銷量排名情況。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