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大連”打造集約化政務網絡
“數字大連”打造集約化政務網絡
2003年—2005年,建設政府網站統一平臺;2006年—2008年,建設政務內網統一平臺;2008年—2012年,建設政務外網統一平臺
■ 本報記者 陳昂
大連市通過對本地區電子政務外網的建設,摸索出一條電子政務集約化建設、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記者日前來到大連市政府網站管理中心,與中心主任耿昭進行了交流。
如果從1999年政府上網的風行算起,電子政務在我國已開展了10多年。“十二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的提出是電子政務由面子向里子轉變的標志,各地方政府在開展電子政務時將目光轉向了資源共享、政務信息透明、改善民生、治國理政等更實際的問題上來。
但不可回避的是,這種由表及里、由盲目趨于理性的轉變必然是長期過程,難度很大,這期間思想意識會不斷提高,同時會出現各種需切實解決的問題。
大連市電子政務的建設目的很明確,一方面是通過電子政務提高為市民服務的質量;另一方面是加快政府的辦事效率,提高政府的競爭力。競爭力是大連市政府在開展電子政務時最緊密的關聯詞匯之一,目的雖然明確,但實現的過程遠非想象中簡單。
“現在審批部門都是權力部門,讓他們加快流轉,提高效率,其實是在剝奪他們的權力,阻力肯定很大。”通過電子化手段提高政務效率的同時,這種阻力接踵而來,耿昭認為只能一步步地消除,“電子政務走出的第一步是讓他們放權,又要提升服務,以前辦理2天的事,現在1天就要辦完,沒有效率的政府是沒有競爭力的政府。”
2003年起,大連開始探索電子政務統一建設模式,2004年停止各部門獨立建設網站平臺,集中由大連市政府網站管理中心統一建設、運維的方式,面向全市政務部門開展網站各類服務。到目前為止共分為3個階段:2003年—2005年建設政府網站統一平臺;2006年—2008年建設政務內網統一平臺;2008年—2012年建設政務外網統一平臺截至目前,主要建設成果有3點:一是以市委、市政府為樞紐,建成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內網。二是以“十二金”為主導的政府業務專網應用發展迅速,建成三級網絡體系。三是建成全市統一的政府門戶網站群,中心網站和各子網站應用發展迅速。
在建設中,耿昭對大連市電子政務也做了一筆測算。“現在我們每年運維費用是1200萬元,但是在2008年之前,我們的統計大概是1.7億元建設資金投資,減少了重復建設和應用水平不高的問題。
耿昭談到他們的策略是一方面按照中央文件,統一規劃、穩步實施;另一方面不能馬上解決的就逐步去做。“這就像敲墻一樣,一層層敲,總會敲掉的。”
在關鍵的信息安全節點上,耿昭說:“大連市政外網是信息安全的示范工程,所以我們在外網建設中采取了銳捷網絡這樣國產自主的硬軟件。當初開展大型網絡承載、關鍵應用支撐、整體安全防護等國產示范時,有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國產產品能行嗎?事實上我們作為試點示范用城市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很好用,包括應用安全域解決方案都全部采用了銳捷網絡國產產品。我們只有去嘗試、去使用才能讓國產產品變得更好。”
談到下一步工作設想,耿昭認為,大連市電子政務是要編制一張“網”,政務內網嚴格控制政務內網接入范圍。政務外網將覆蓋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屯)和企事業單位,建設一個綠色數據中心,整合一套資源,最終構筑一片“政務云”。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