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亟待國產除雪車技術升級
市場需求亟待國產除雪車技術升級
■ 本報記者 梁帥
剛一入冬,哈爾濱市就拿出1.37億元資金用于采購清雪設備。隨便在網上一搜,近日有關除雪車采購的標訊就達10余條,地域分布廣泛,從最北端的黑龍江到偏南浙江均有采購。
除雪車市場前景廣闊
為什么連位于南方的浙江也要采購除雪車呢?春種秋藏,中國人向來不缺乏未雨綢繆的智慧。2008年的一場雪災遍及全國20余個省市,甚至波及到廣東、廣西,天有不測風云,關系民生之事,絲毫含糊不得。由此可見,除雪車的需求并不局限于北方。雖然除雪車的市場到底有多大我們目前找不到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從幾組數據中可見一斑。
以東北最大的城市沈陽為例,僅三環路以內的道路除雪總面積就能達到6140萬平方米,其中專業化除雪面積1400萬平方米,以全市年平均降雪10場,降雪量30毫米做保守估算,除雪作業量也相當繁重。
東北的另一重鎮哈爾濱市目前擁有各類除雪設備791輛,機械化除雪率可達60%,未來還將進一步提高機械化除雪率。而像北京這樣的超大型城市,僅2010年一年在除雪設備及車輛方面的投入就達到了4億元。
以上的數據還僅僅是城市除雪需求的一個縮影,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絡的不斷拓展,以高速公路代表的多功能除雪車輛需求廣泛,與城市除雪需求不同,高速公路除雪要求速度快、除雪率高,這對多功能除雪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算上各地已經投入使用和在建的機場等大型場所的除雪車輛的購置、更新的需求,這個市場的規模就非常可觀了。
廠商需結合當地實際研發
與龐大的市場需求不想匹配的是除雪車生產廠商現狀,在多如牛毛的除雪設備、除雪車輛生產廠商中,既有實力雄厚的特種車生產大廠,也有規模不大的地方勢力,甚至還有從幾萬元起步的。
2008年,黑龍江省農民劉震君借助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進行創業,把自制除雪機掛在拖拉機上實現了不用撒融雪劑,無須人工裝車,清雪,裝車一氣呵成的除雪作業。通過與業內大廠的收購性合作,這個以5萬元起步的除雪車項目目前以遠銷國內外,獲益千萬元以上。雖然劉震君的成功值得我們祝賀,但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出我國對于多功能除雪車開發力度的薄弱。
就在剛剛結束的哈爾濱市除雪車采購項目中,一款對連續作業能力要求較高,用來應付雪災的自行式履帶拋雪車就由于國內暫無生產廠家,不得不流標,由采購人重新申請采購國外品牌。在生產除雪車的眾多廠商中不乏中聯重科、鄭州宇通這樣的業內巨頭,是否可以考慮在除雪車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多開發一些適合不同地域除雪需求的高端多功能除雪車輛呢?
誠然,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對除雪車的要求頗有差異,這為在客觀上為除雪車輛研發制造了難題。但是,試想一位農民都能解決的問題,如此大的市場需求,難道不值得廠商多投入一些精力么?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城市對除機械化率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尤其是一些城市已經開始明確限制使用融雪劑,這就需要有更多、更先進的除雪車輛投入使用。如果企業由于種種原因無法針對各地情況一一設計車型,那么拿出一定資金,鼓勵和扶持當地有能力研發的機構或人士進行研發,在采取收購或者合作生產的方式也未嘗不可。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