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車采購將更趨理性
■ 本報記者 吳敏
公務車零增長和公車也需搖號成為北京治堵老百姓最叫好的兩道治堵方案,并且這兩道方案也像兩把利劍直插治理公務車腐敗的心臟,市民拍手叫好。
在這些政策出臺前后,公務車采購市場怎么樣?專家對治堵令控制公務車數量增長有什么樣的看法呢?近日記者采訪了政府采購領域公務車采購研究專家。
公車采購按部就班
備受關注、令全國人民都期待的北京治堵方案于去年年底公布了。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并嚴格公務車使用管理。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企事業、社會團體法人和個人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小客車配置指標。
同時,根據新頒布的《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2011年北京小客車總量額度指標為24萬個,平均每月2萬個,指標額度中個人占88%,營運小客車占2%,其他單位占10%。公務車也需要和普通民用車一樣搖號。
北京市的治堵政策出臺前后,引發了北京市民購車狂潮。11月下旬,北京周增加機動車1.8萬輛創歷史新高,日均增2500輛,而治堵政策出臺當日更讓購車狂潮達到頂峰。與狂熱的市民購車相比,公務車的采購到底有沒有像民用市場這樣火爆呢?記者查詢了中國政府采購網北京市從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的公務車購車記錄,發現這兩個月并沒有相應的公告稱采購公務車。
對此現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采購領域的公務車采購研究專家稱,公務車采購有自身嚴格的程序和審批過程,并且不同級別配備什么排量的車輛、更新換代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像普通民用車那樣想買就能夠買,隨便買。因此,與火爆的民用車購車狂潮相比,公務車采購市場仍然按部就班。特別是對于2011年的公務車采購在零增長和搖號雙重的政策下,公務車采購將更趨理性。
零增長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于治堵令中有關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即公務車零增長一說專家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專家指出,首先大家應當分清楚公務車的范圍。現在公務車的范圍包含非常廣,不僅包含平常意義上大家所熟知的公務用小轎車,像公安、警務、城管等的執法車和環衛清掃等的特種車也在公務車的范疇里面,執法用車和特種車的數量在公務車的占比是非常大的。公務用小轎車是應該嚴格控制采購數量,防止腐敗,但是零增長也需要考慮是否能夠保證執法用車和社會公益事業的特種車的投入。
對于零增長,專家稱也有很多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說,由于政策沒有明朗,零增長的概念并不清楚,到底是預算資金的零增長還是車輛編制的零增長,這些問題還需要幾個相關部門進行協商以后才能明確零增長的概念。
而零增長是否也包含正常的更新換代的車輛呢?專家稱,現在公務轎車更新換代的標準都非常嚴格,比如需要達到使用年限10年以上、公里數在30萬公里以上才能進行更新換代,而這樣的車如果不能及時更換、維修成本可能比買一輛新車還要高。這種正常的更新換代該如何對待也要特別進行明確。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