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技術何時才能好用
技術達人秀(十二)
自主可控技術何時才能好用
我國目前已經研發出產的自主可控技術,社會大眾普遍的評價是“能用但不好用”。這一點是整個核高基專家組的共識。
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CPU以及操作系統等都能夠按照既定計劃運轉起來,即便是運轉得比較慢,但最起碼解決了“有”的問題,也解決了“用”的問題,但是如果以“好用”為標準,我國的自主可控技術暫時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主可控技術面臨著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人員,但是研發出的產品推不出去。于是,政府便再一次顯現出了魄力,將自主研發的產品以政府采購的形式購買。
比較樂觀的情況是,部分地方政府愿意支持,但是也有一部分財政比較困難的地方政府采購自主可控產品的積極性不高。
2011年,中央政府在核高基項目中投資超過10億元,用于信息化項目的自主可控建設。但是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如果使用財政資金購買自主可控技術產品,但是應用水平有限,就不得不再用一筆經費購買市場上普通的設備。
自主可控技術的產業化所面臨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政府花錢完成了產業鏈的拉動,但是這個過程中并沒有民間資本或者產業化行為的介入,沒有純經濟行為在推動這件事情的發展,也沒有出現政府投入1億元,帶動民間資本投入10億元,最后拉動整個產業規模達到百億元級別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投入1億元,這個產業只能是1億元的規模。
也有人曾經提出,學習外國的先進生產工藝,只要把外國先進產品引進之后進行專業拆解模仿。這一點,在理論與實踐中同樣是行不通的。
以45納米級工藝為例,光刻機是由日本某廠商生產的,只要對方不將光刻機銷售給我國,我們就無法做到將光聚到45納米級的精度。最好的光刻機來自于日本,最好的芯片設計來自于美國,在這個學習借鑒的過程中,有數不清的專利保護,而我國在這個領域的任何一段鏈條上都不處于主導地位。
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大家并非不愛國,不愛用自己國家出產的產品,只是因為在消費者的心態中“本來用4000元可以購買到使用體驗為100分的產品,當然就不會花同樣的錢購買使用體驗僅為50分的產品”。
歸根結底,消費者的消費心態取決于利益驅動,只有產品好用,消費者才會買單。
如何解決現在我國自主可控技術存在的問題,是政府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應該思索的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而對于身處產業之中的自主可控技術相關企業來說,提升技術水平和實用性是擺在面前的頭等大事。實際上,我國現在某些領域中的奔圖制造CPU的銷量并不小,比如數字電視機頂盒等,都是百分之百的中國制造CPU。(梁爽)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