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機構采購節能節水產品新參謀
包含13大類、93項技術產品的《公共機構節能節水技術產品參考目錄(2012年度)》日前發布,該目錄有望成為——
公共機構采購節能節水產品新參謀
■ 實習記者 田野
日前,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在相關網站上公示了《公共機構節能節水技術產品參考目錄(2012年度)》(以下簡稱《目錄》)。共93項技術產品入選《目錄》。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目錄》的出臺,使公共機構在采購相關產品時,有據可查,有憑可依,引導公共機構應用先進、適用的節能節水技術產品。
電器節能受重點關注
根據公示的《目錄》顯示,入選的93項技術產品共分13大類,涉及建筑、電器、供暖、生活用水、公共交通、辦公設備、供電系統等多個方面。其中電器領域相關的技術產品超過30項,成為此項目重點關注領域。
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國公共機構實施配電、空調、采暖、照明、電梯、飲用水設備等重點耗能設備的節能改造,推廣應用無功補償、變頻調速、空調清洗、高效冷卻塔、高效換熱器、高效照明產品、回饋發電裝置等節能技術和設備勢在必行。
據《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顯示,以2010年能源資源消耗為基數,2015年人均能耗要下降15%,單位建筑面積能耗要下降12%。“作為用電大戶,電器類產品的節能技術理應受到關注。”相關人士介紹。
眾所周知,在用以滿足公共需求的政府采購領域,財政部等部門已專門建立了節能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優先采購制度,制定了“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和“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19類節能產品和24類環境標志產品列入了政府優先采購的范圍,9類節能產品列入政府強制采購的范圍。而與上述兩大清單所不同的是,《目錄》更關注技術層面。
入圍遴選過程嚴密
無庸置疑,《目錄》的出臺,為公共機構節能節水采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那么,這一《目錄》是如何生成的?據記者了解,該《目錄》中所入圍的技術產品著實經歷了一番嚴密的篩選。
作為《目錄》的技術支持部門,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整個《目錄》生成的過程。
據介紹,《目錄》的生成經過長達半年多的征集、篩選、評審、公示等多個環節,而最終遴選出93項技術產品入選此目錄,并于近日在相關的網站進行公示。而最終《目錄》的確定還要等公示結束后,根據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來對《目錄》修改并送相關機構審核后,才能最終定稿。
據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技術產品的篩選是一個嚴謹的過程,除了考量它的可行性和專業性外,還要對其生產、投資收益等多項環節進行量化,才能最終確定入圍的技術產品。
據了解,未來《目錄》出臺后,可以給節能型公共機構提供評價指標、引導相關公共機構進行相應的技術改造,進一步引導公共機構應用先進、適用的節能節水技術產品。
為公共機構采購提供參考
記者對比《目錄》和最新的政府采購兩大清單目錄,發現《目錄》中93項技術產品和政府采購目錄有很多交叉的部分。那么《目錄》正式出臺以后,是不是未來公共機構在采購相關產品時,會優先考慮《目錄》中的技術產品呢?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錄》的出臺并不意味著未來公共機構在展開相關采購時要遵循這《目錄》羅列出的技術產品做標準。相關采購仍按照正常的流程進行,用什么產品還是要看最終的招標結果。
據了解,目前,節能、節水技術已在公共機構領域得到了較高的重視。近年來,全國節能環保產品政府采購規模在同類產品中占有絕對比重。而《目錄》的出臺將進一步推動這一趨勢的發展。
據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全國公共機構約190.44萬個,能源消耗總量1.92億噸標準煤,約占全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6.19%,總用水量132.54億噸。
有關專家認為,公共機構的高耗能備受關注。引導公共機構使用節能、節水技術的產品,提供效率、節約資金,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