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家駐臺辦事處即將啟動
兩岸經貿合作新突破
海峽兩岸社團互設辦事機構 大陸首家駐臺辦事處即將啟動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李海霞)11日,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廣州舉行了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第四次例會。會議宣布,大陸方面已核準了臺灣貿易中心上海、北京代表處,臺灣方面也已核準了機電商會臺北辦事處。一延再延的兩岸民間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終于敲定。
據悉,雙方業務主管部門將于評估執行情況后,再進一步協商新增經貿社團互設辦事機構事宜。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作為大陸首家駐臺經貿機構,其臺北辦事處將在本月底正式啟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從此開啟新篇章。
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機構均被兩岸各方人士“期待已久”。早在2010年9月份,《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生效之日,這項工作的提法就被寫入了《框架協議》。據悉,為落實ECFA第6條,即“推動雙方經貿社團互設辦事機構”,雙方業務主管部門通過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平臺進行了多次溝通,就其推動原則達成共識,將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
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在早些時候接受采訪時說,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第三次例會達成多項共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成果是兩岸同意互設經貿團體辦事處,雙方設點機構分別是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臺北世界貿易中心。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曾表示,計劃在大陸設立6個辦事處。臺灣貿易中心在大陸上海、北京設立的辦事處將于近期掛牌;未來還將申請在成都、廣州、大連及青島設置。王志剛認為,設立經貿團體辦事處,能為企業就近提供投資貿易相關服務,更方便臺企掌握大陸的內需市場,協助臺灣廠商把餅做大。
根據大陸方面統計,2011年,兩岸貿易額為1600.3億美元,同比上升10.1%。2012年1-10月,大陸與臺灣貿易額達1357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大陸對臺灣出口為289.1億美元,自臺灣進口為1067.9億美元。截至2012年10月底,大陸累計批準臺資項目87540個,實際利用臺資565.3億美元。目前,經大陸主管部門核準的赴臺投資企業、項目共133個,投資金額共7.22億美元,兩岸在產業、金融合作等方面也有新進展。
據臺灣關稅總局統計,中國大陸目前已經躍升為為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根據2011年數據分析,臺灣對大陸的主要出口商品是機電產品、賤金屬及制品等,分別占臺灣出口總額的45.6%、10.2%。臺灣對大陸的進口商品則以機電產品、礦產品、化工產品等為主,占臺灣進口總額的31.5%、24.3%、12.1%。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兩岸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交流日益頻繁。兩岸已經互為重要的經濟貿易合作伙伴。特別是2008年6月以來,中斷近十年的兩會協商得以恢復,兩岸實現直接、雙向“三通”,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更加密切。兩岸迫切需要互設辦事機構負責交流合作事務的促進,協助協調解決經貿合作中的問題和糾紛。
從機電商會了解到,臺北辦事處的設立,旨在促進會員及相關企業開展兩岸貿易、投資、會展等經貿合作,特別是將在加強與臺灣經貿團體的交流與合作,協調相關經貿糾紛,為企業提供業務咨詢服務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了解,有關方面對機電商會臺北辦事處的設立十分重視。機電商會派出了“得力”的人員赴任,駐臺北辦事處的三位負責人身居機電商會副會長之職。此次赴臺履職人員素質都比較高,經歷比較豐富。作為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的李榮民,長期在外經貿系統工作,曾在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和經貿社團多個部門及崗位任職,有常駐海外和組建新機構的經驗和經歷,有較強的協調溝通能力。同時,與李榮民接觸過的臺商表示,出身福建漳州的李榮民,會說一口道地的閩南語,與臺商交談時常就用流利的臺語。
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兩岸經濟關系邁入了以制度化合作為特征的新階段。尤其是2012年8月簽署的《海峽兩岸投資保護與促進協議》,更為保護和促進兩岸雙向投資提供了新的制度性保障。《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協商也已進入最后階段。
兩岸之間有地緣、人緣優勢,完全可以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國際競爭力,共拓世界市場,實現兩岸雙贏。毫無疑問,機電商會臺北辦事處的成立,可以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對擴大兩岸經貿合作的廣度、深度好處良多。ECFA要真正運作起來,兩岸三地就要打通關節、促進流動,務實推進,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新的天地。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