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電動車的決心不動搖”
面對跨國車企轉移陣地的現狀,業內專家提出——
“中國發展電動車的決心不動搖”
繼2012年日產、大眾等跨國車企紛紛從電動車轉投混合動力車之后,春節一過電動車又攤上了大事。曾經轟轟烈烈上馬電動車的美國能源部表示,美國2015年前部署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無法實現。
2012年,電動車在中國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電動汽車(含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共售出12791輛,約占當年全部汽車銷量的0.7%。
面對跨國車企轉移陣地、美國放棄2015年的電動車推廣目標,業內對中國的電動車推廣目標再次產生了質疑。如何發展電動車等課題成為業界爭論的焦點。
“目前,電動車在全球范圍內似乎都在降溫,今年的底特律車展也透露出了這種苗頭。在我國,電動車能否發展起來還有很多未知因素。如果我們操作得不好,很有可能也會冷下去。但是,中國發展電動車的決心不能動搖,因為中國與美國的國情不同。”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堅定地說。
他解釋,從能源來看,美國車市已經進入成熟期,保有量比較穩定,每年的新車增量大多來源于舊車置換,對能源的需求也比較穩定。中國的機動車保有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也隨之增長,但2012年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50%。從環境來看,中國已經屢次出現大范圍的霧霾天氣,PM2.5暴增,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這兩點決定了我國發展電動車的決心不能動搖。”
“中外發展電動車面臨許多相同的問題,比如購車成本、行駛里程、充電設施等。我們只要堅持下來,就有可能突破這些瓶頸。”王秉剛認為,目前電動車推廣難的原因之一是成本太高,成本高是因為電池貴,如果通過減少電池數量降低成本,又會導致行駛里程太短。電動車推廣難的原因之二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夠便民、效率太低。“我認為配套設施建設應該遵循方便消費者的思路,電網建設了很多大型充電站,但這些不一定是消費者喜歡的,消費者最需要的是解決夜間停車充電的問題。”
美國《消費者報告》指出,純電動車無法滿足車主的日常需求,并在可靠性上存在隱患,例如電動車起火事故加劇了消費者對電動車安全性的擔憂。對此,王秉剛認為,在電池技術方面,目前國內有相當一批企業的磷酸鐵鋰電池做得很好,安全性能有把握,隨著產量增加和原材料國產化,成本也在很快下降,電池性能逐步提升,2015年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的性能有望提高50%。電池的回收也不是大問題,目前國家正在出臺措施解決回收問題。 (據中新網)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