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飯村”的故事
【教育】
“送飯村”的故事
■ 本報記者 解希民
在國家級貧困縣——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方圓30公里內只有一所中學,周邊5個村的孩子去這所學校上學,需要翻山越嶺走一兩個小時的山路,午飯也只能在學校里吃。為讓孩子們“吃飽飯,上好學”,家長們分成幾個組,輪流“值日”,把各家的飯菜一起用竹簍挑到學校??粗⒆觽兂酝晡顼垼?ldquo;值日”的家長再把飯碗挑回,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一送就是20多年——這就是“送飯村”的故事。
曾幾何時,能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午餐成為“送飯村”孩子們夢寐以求的向往。而如今,這份熱切的向往隨著“免費午餐”工程的實施已成為溫暖的現實,“送飯村”也終結了20多年送飯的歷史。
追尋這一切變化,其背后固然與各級政府關注教育、加大投入息息相關,而政府采購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樣功不可沒。
從2008年秋季學期起,柳州在全國率先實施“免費午餐”工程,所需物品全部通過政府采購。目前,柳州市實施“免費午餐”工程的學校已有700多所,學生達10.3萬人,市、縣財政為此每年投入4000多萬元。
融安縣浮石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王健人,走路上學往返需要三個半小時,以前總是帶午飯來學校吃,配菜經常是酸菜辣椒,往往半個月吃不到一頓肉。現在每天午餐都有不同的菜譜,既有時令蔬菜,又有雞、魚、肉,“再也不會像以前常常胃痛了!”講到這里,王健人的眼睛濕潤了,他趕緊低下頭,用勺子把粘在飯盒邊的飯粒送進嘴里,舍不得浪費一點點。
“免費午餐”工程大大改善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的營養狀況。柳州市教育局做了一項關于學生身體狀況的調查,調查顯示:自實施“免費午餐”工程以來,柳州山區農村中小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提升了2.34%,1—9年級男生身高平均增長1.48厘米,女生平均增長1.80厘米。
“免費午餐”工程每天涉及10萬學生就餐、20萬元資金管理,柳州市各相關部門通過細致的工作把這項民心工程做到了實處,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學生餐盒里。
據柳州市財政局局長譚淑堅介紹,柳州成立了專門機構,由財政、教育、衛生等單位統一部署,確保“免費午餐”工程落實到位。每學期開學前,柳州市財政就將本級專項資金預撥到各縣財政,確保學生開學第一天就能吃上“免費午餐”。值得一提的是,為保障學生飲食衛生安全,采購到營養豐富的食品,“免費午餐”工程所需物品全部通過政府采購,與供貨商簽定《供貨協議書》和《安全責任書》。在提貨時嚴把質量關、數量關。充分利用“‘免費午餐’購物公示牌”,及時如實地填寫學校每天享受午餐的人數、經費、進貨價格、數量、品種、進貨渠道,隨時接受學校師生的監督。
“免費午餐”實施4年來,柳州市通過嚴把資金??顚S藐P、政府采購進貨質量關、食堂監控關、菜譜營養關,沒發生過一起資金截留、擠占和食品安全事件,“免費午餐”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放心工程”。
記者日前電話回訪了當初采訪過的“送飯村”村民石蘭英、陳麗珍。她們激動地說:“我們以為一輩子要為讀書的娃仔‘送飯’,真沒想到這一切來得這么快、這么及時!現在可以騰出時間干更多的農活了!”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