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借助“外腦”強化政府采購監管
本報訊 記者趙環宇報道 聘請專業檢測機構參與合同履約驗收,遼寧借助“外腦”強化對重、特大項目的監管。
記者從遼寧省財政廳了解到,該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農業技術委員會、科技廳等部門下屬的15家專業檢測機構日前在遼寧省財政廳進行座談,研究落實《遼寧省省直單位政府采購合同履約驗收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第6條中關于“邀請檢測機構參與履約驗收”的規定。
據悉,合同履約驗收是政府采購監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為了切斷這個環節中存在的利益鏈條,確保采購質量,維護采購單位的合法利益,遼寧省加大了對合同履約驗收環節的監管。
“并非事事親力親為才能做好政府采購監管工作。”遼寧省財政廳副廳長聶少林出席并主持了本次座談會,他認為:“政府采購監管工作應該從具體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尤其是要學會巧妙地借助‘外腦’,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基于這種思路,遼寧省財政廳開始了借助“外腦”的嘗試。
據悉,首批參加本次座談會的15家檢測機構主要來自電子、家具、消防及實驗室設備等領域,他們將在今后的重、特大項目中受邀參與合同的主要條款及履約驗收工作,從而幫助政府采購監管部門把好關,做好政府采購的“收口”工作。
對此,該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以下簡稱采購監管處)處長孫中才表示,在采購活動中,少數供應商企圖打“擦邊球”,在合同的部分專業性技術指標條款中故意留下漏洞,以便在履約時以次充好。邀請專業檢測機構參與合同履約驗收的做法將大大提高政府采購監管水平和力度,能有效彌補監管部門人手短缺和專業受限的問題。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按照廳領導的要求,我們將不斷擴大專業檢測機構隊伍。下一步,我們將把醫療設備、廣播電視設備等相關檢測機構納入進來。”采購監管處原萍告訴記者。據了解,根據《暫行辦法》規定,以下5種情況需邀請檢測機構參與履約驗收:合同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涉及群眾利益的民生工程項目、省委省政府重點建設項目、供應商有質疑投訴的項目以及由監管機構認定的其他項目。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