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限制政府購買中國信息技術設備
美限制政府購買中國信息技術設備
本報訊 美國國會近期通過的《2013財年綜合繼續撥款法案》中,限制美部分政府部門購買中國企業生產的信息技術系統,以及禁止美政府將撥款用于頒發商業衛星對華出口許可證。新措施在今年財政年度,即9月30日前有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29日就此發表談話,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26日簽署的減支法案中,美國國會加入了網絡間諜新審查流程,要求美國宇航局、商務部和司法部在未經聯邦執法機構的許可下,不得采購來自中國的信息技術設備。這項法案規定,上述機構在考慮采購信息技術設備時,應與執法機構一起對“網絡間諜和破壞”風險作出正式評估。評估內容必須包括“此類設備在一家或多家由中國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企業,或者由中國所資助的企業中生產、制造或組裝時,所存在的任何風險”。同時,這一條款也規定了例外情況,如果該機構的負責人決定購買的有關技術“有利于美國國家利益”,即可購買。
沈丹陽表示,美國國會法案中的內容發出了極其錯誤的信號。這種濫用“國家安全”措施,不公平對待中國企業、對中國企業進行“有罪推定”的歧視性做法,既嚴重違背公平貿易原則,也嚴重損害中美互信,阻礙兩國在高技術產品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分析人士指出,該條款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技術產品大多由各個部件組成,而這些部件往往由全球不同的企業生產,要清查每一個部分由哪家企業制造,是否與中國有關聯非常困難。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