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補貼政策應集中發力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
汽車補貼政策應集中發力
■ 本報記者 孫善臣
據了解,在老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于2012年底到期后,相關部委近日已經制訂出新的補貼政策。不過,具體出臺時間依然尚未明確,有待國務院最終發布。財政補貼給這個行業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對于汽車的補貼政策又有怎樣的看法?就此話題,《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
強化補貼的集中度
對于業界認為目前汽車行業呈現的“政策熱、市場冷”的尷尬局面,趙航表示,補貼政策是多個國家在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尤其體現在節能汽車的發展上。在他看來,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的財政補貼政策并不夠“熱”,這主要體現在財政補貼力度不大。盡管補貼力度偏小,但趙航認為,要想使有限的財政資金補貼充分發揮其有效作用,應該進一步強化政策的集中度,而切忌過于盲目和分散。
據了解,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5月26日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1.6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對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補助標準為3000元/輛,由生產企業在銷售時兌付給購買者。享受補貼的節能汽車為發動機排量為1.6升及以下的燃用汽油、柴油的乘用車(含混合動力汽車和雙燃料汽車)。去年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決定安排財政補貼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這也成為之前節能汽車補貼推廣的合理延續。
混合動力車應優先推廣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汽車工業面臨巨大能源和環境壓力,中國汽車工業處于升級轉型的關鍵階段。抓住發展機遇、加緊推動落實國家產業發展規劃、提高節能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建立健全節能管理制度、增強汽車工業的整體競爭力,是汽車行業發展的現實所需。在這種情況下,充分發揮財政補貼政策在汽車節能技術創新方面的作用顯得至關重要。
那么,面對不同類型的節能汽車技術,財政補貼政策應該如何集中發力呢?哪類節能汽車應當成為財政補貼推廣的重點呢?
對此,趙航認為,補貼政策要集中力量,優先加大混合動力車的補貼推廣力度。混合動力汽車技術較為成熟,是現階段電動汽車推廣普及的重點。據介紹,混合動力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汽車節能方式,加快普及推廣混合動力汽車,可有效降低汽車燃料消耗量水平。
同時,趙航還認為,目前在節能汽車推廣過程中,存在產品基礎不夠扎實的問題,未到推向市場階段卻已推向了市場,從而導致一系列問題產生。因此,他提醒推廣企業應當在產品的打造上下功夫,欲速則不達。
談到“十城千輛”的補貼推廣模式,趙航表示,“十城千輛”是一種很好的補貼推廣模式,但是示范城市不宜選取太多。在實際推廣過程中,由于前期開發和試驗不夠,操作實施難免有些方面做得不到位,因此,3-5個城市重點推廣示范即可,然后再將成功經驗擴圍推廣。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