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重回正軌路還很長
惠普:重回正軌路還很長
編者按:
日前,惠普“世界之旅”大會在中國上演。全球CEO惠特曼第3次訪華,她帶領高管團隊向中國的客戶與合作伙伴傳達惠普的新戰略。本報記者全程參加了此次活動,感受到惠普戰略的調整及惠特曼上任以來給惠普帶來的變化。
■ 本報記者 程志娟
近日,惠普舉辦首次“世界之旅”活動。作為活動的重頭戲,惠普CEO惠特曼的主題演講吸引了上千位聽眾。自2011年10月臨危授命,惠特曼的復興計劃已進入第2年。盡管她認為,惠普已開始復蘇,但面對5年的復興計劃,惠普依舊面臨諸多挑戰。
中國對惠普很重要
將全球性大型活動的首站放在中國,表明了中國市場對惠普的重要性。惠特曼在活動上一再強調,惠普為中國而來,并將研發中心和產品設計放在中國,而不是在美國。
她回顧,從1985年進入中國至今,惠普公司在國內已擁有大批優秀的合作伙伴,現在惠普公司在中國300多個城市部署了服務中心,在中國有7個全球交付中心、31個維修中心。目前在中國有1萬多名員工,惠普最大的生產廠在重慶。惠普80%左右的PC產品和80%左右的打印機在中國生產。
“我們愿意傾聽用戶的意見,和合作伙伴一起成功。在過去一年里,我一直在傾聽合作伙伴的聲音。”惠特曼在安撫中國合作伙伴時說。同時她一再聲稱:“惠普會一直待在中國。”
從惠特曼上任后的舉動可以看出,惠普針對中國市場的戰略方向首先是渠道融合,用打印機渠道帶動PC渠道。其次是向4-6級市場渠道開拓和縱深,尋找增量市場。在產品研發上,更多考慮4-6級市場的用戶特點。從目前來看,與聯想、DELL、宏碁一樣,今年惠普非常強調市場的下沉,在這輪4-6級市場爭奪中表現非常積極。惠普第1次將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為中國定制產品上升到了戰略高度。
與PC漸行漸遠
雖然惠普仍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PC生產商,但惠特曼此次對傳統PC業務只字未提,僅僅是讓惠普PPS中國區總裁儀曉輝做了簡短介紹。惠特曼更多地描述了惠普向企業級市場轉型的新戰略。
惠特曼定義的惠普新戰略即從傳統PC廠商向IT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未來惠普將提供包括云計算、存儲、打印、大數據等在內的一系列IT新形態解決方案。在惠特曼看來,云計算、安全性、大數據和移動計算的崛起在對PC產業形成挑戰之外,也在提供新的機會。
“這正是我們面臨的IT新形態,這樣的改變每10-15年就會改變一次,當這些改變發生的時候,IT業和我們的生活都會發生改變。”惠特曼認為,未來的IT解決方案將向成本更低、更高效、更簡潔和速度更快的方向發展。
目前對中國惠普來說規模更為重要。中國惠普釋放的更多信息仍與其PC和打印業務息息相關。而惠特曼全球戰略講話談到最多的話題已落到云計算等服務領域。中國惠普如何與全球戰略協同,仍是業界關心的話題。
走在復蘇的路上
自上任后,惠特曼迅速穩定惠普的整體發展策略,決定不再分拆PC業務,并通過裁員等措施提高了整體運營效率。她更希望通過系統的、全面的改造幫助惠普重回IT領導企業的地位。
目前看來,惠普似乎已經走出最艱難的時刻,正在進入重振階段。但行業競爭環境變得更加復雜,惠特曼的5年復興計劃依舊面臨諸多挑戰。
她認為,惠普已開始復蘇,而標志性的特點是公司結束了內部調整。來自投資者的信心也在恢復。2011年10月上任時,她并沒有止住惠普股價下跌的趨勢,一路下滑到15美元以下。如今雖然還未交出驕人業績,但一系列內部整合之后,股價已恢復到24美元的位置。
在演講中,惠特曼特意介紹了公司的整體運營狀況,已改善資產負債表,并穩定公司業務。公司將會投更多的資金進行產品的創新和研發。投資創新與研發,顯然是更長遠的考慮。
業內人士分析,惠普正處于非常不確定的競爭環境中,客戶需求、技術都在發生變化,競爭對手也大都處于轉型調整期。重回軌道是極其艱巨的任務,惠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