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聯網離我們有多遠
近日,IANA(全球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地址池剩余的A類IPv4地址向全球分配完畢,標志著全球基于IPv4協議的43億個IP地址資源全部分配完畢。
IPv4資源的提前枯竭,加快了全球互聯網向IPv6時代邁進的步伐。網絡搜索引擎谷歌公司、社交網站“臉譜”網站等已宣布,自格林尼治時間2011年6月8日零時1分開始的24小時為全球IPv6協議系統的第一個試用日。屆時,這些網站將率先啟動IPv6協議系統,為用戶及工程師提供測試和分析平臺。
所謂試用日,就是這些商業網站在保留原有IPv4系統的同時,建立一套新的IPv6系統,讓網民及專業人士體驗基于IPv6的服務,這將對IPv6的正式商用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根本區別就是在數量上,前者數量為2的32次方,大約43億個。后者數量為2的128次方,理論上不存在數量的擔憂。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實際可分配的地址,整個地球每平方米面積上可分配1000多個地址,號稱能讓“每顆沙子都擁有一個IP地址”。
面臨最大挑戰的莫過于運營商。沒有新地址,意味著運營商只能用新的IPv6地址去建設網絡,并讓未來使用IPv6地址的新網民與IPv4網絡互聯。為此,國務院在2003年批準啟動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包括基于IPv6技術的6個實驗網和100個示范項目。
根據實驗網的運行情況,現在社會上一般的電腦硬件設備、操作系統等支持IPv6都不存在問題。微軟公司已把IPv6引入到其操作系統中,從WINDOWS XP到VISTA、WIN7版本的產品,全都支持IPv6。中國電信開始與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校、主流通信設備廠商聯合組建技術研究團隊,重點攻關IPv4/IPv6過渡技術和產品,現已在湖南和江蘇開展了IPv6現場試驗,完成了所屬的CN2、163和城域網(含移動分組域)的網絡改造、平臺改造、IT支撐系統改造等一系列升級改造工作,對寬帶接入、IDC、VPN、WAP、189郵箱等業務進行了改造和穿越測試。
向IPv6為代表的下一代互聯網過渡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網絡、用戶、終端以及政府、運營商、標準化組織等。政府主管部門應盡快發布產業技術及業務政策指導相關商用準備工作,建立國家層面下一代互聯網科技產業聯盟,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在全球IPv6發展中占據主動地位。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