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管理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大數據管理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 盎然
近些年,數字地球、數字城市、物聯網、智慧城市不斷演繹信息化建設的一個又一個高潮。最近又有一個新的信息化熱詞閃亮登場,就是大數據。
然而,目前我國數據中心仍以中小規模的傳統數據中心為主,其中小于400平方米的小型數據中心超過90%。由于技術、資金和人才等原因,中小規模的數據中心普遍存在著能效差、水平低、重復建設等問題。
又由于維護技術復雜、成本高、運維困難、用戶需求變化迅速等原因,不少數據中心難以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當前大多是有關企業對市場信息資源的大數據開發應用,尚未看到大數據對基礎科學研究、重點行業影響方面的成果。
如何讓大數據變得更加智慧?筆者認為,在大數據中心建設上,應將大數據管理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從國家戰略層面予以重視。
一是政府要有責任部門牽頭進行專項研究,從國家層面通盤考慮我國大數據發展的戰略。建立相關的研究計劃,引導和推動各部委、各行業組織對大數據進行研究與利用,推動各個領域和行業的大數據應用工作,提升科學決策能力。
二是大數據從數據生成、信息收集到數據的發布、分析和應用,牽涉各個層面。目前,我國在數據的收集、使用上還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和欠缺,為保證大數據中心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應通過立法或立規,妥善處理政府、企業信息公開與公民隱私權利保護之間的矛盾,重點是推動數據公開和加強隱私保護。
三是重視人才培養。大數據中心的建設,為的是后期對數據的挖掘應用。大數據應用在全球各國發酵之際,伴隨而來的是各國普遍缺乏數據人才問題。無論采用哪種解決方案,最終需要有數據人才運用這些大數據,才能激活大數據的價值,重新構建數據之間的關系,并賦予新的意義,進而轉換成競爭武器。
在大數據處理環節中,數據人才是能否點燃大數據價值的關鍵。
然而,數據人才的培養并不易,因為數據人才須深入了解業務與組織,具備數據探勘等統計應用知識,熟悉數據分析工具操作。目前,國內的數據分析師較擅長的是處理已發生的問題,找出問題源頭,并且盡快排除問題,但相對缺乏發掘未知問題的能力。
因此,無論是從政府還是企業角度講,都應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大數據人才培養,不要等到大數據中心建好之后再來找人才,勢必會造成大數據中心資源的極大浪費。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