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采合同備案模式
改革政采合同備案模式
■ 宋軍
實行合同備案是加強政府采購活動監管的方式之一。我國《政府采購法》規定: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并采用書面形式。同時還規定:政府采購項目的合同自簽訂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采購人應當將合同副本報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所謂備案,是指向主管機關報告事由存案以備查考。隨著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采購管理范圍的不斷擴大,政府采購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采購項目也逐年增多,合同備案成了采購人和監管部門比較費心的事,不管合同金額大小都得備案。
例如,2012年某省直大大小小的政府采購項目超過了9000個。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這些政府采購項目合同都得報省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備案。9000多個采購合同,260個左右的工作日,監管部門平均每個工作日要收到34個采購合同。不算審查采購合同,單是整理、歸類、登記,就需要1個人忙上一天,同時監管部門還需要大容量的檔案室進行分類存放。而采購人也需要消耗人力成本來投送采購合同。
對此,筆者認為,可以改革政府采購合同的備案管理模式。
一是按合同的金額分類備案管理。即各級依據政府采購合同金額的大小來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備案管理。各級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可以規定一個金額標準,超過金額標準的實行備案管理,其他的政府采購合同由采購人按《檔案法》的要求存檔備查。建議按縣(市)一級50萬元以上的、市(州)一級100萬元以上的、?。ㄗ灾螀^、直轄市)一級200萬元以上的政府采購合同,報同級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備案。
二是按合同標的物的實用年限(壽命)進行分類備案管理。即以合同標的物的使用年限以及壽命為依據,進行分類備案管理。如合同標的物為會議服務,會議結束,雙方履行義務完畢即合同終止;車輛保險的合同有效期一般只有一年的時間,有效期一到合同就終止等。有些貨物類采購項目,其標的物的使用壽命低于15年,有的只有3年至5年。而工程采購項目的合同要求其保存期應與其使用壽命相當,有些應是永久保存的。因此,按合同標物的使用年限(壽命)來決定是否報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備案,可以節減行政成本。凡屬于服務類的合同和合同標的物的使用年限(壽命)低于5年的,則可以不需要備案,由采購人按規定保存管理。其他的政府采購合同按法律要求報同級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備案。
三是推行電子合同備案管理。實行政府采購電子合同備案既可以節約行政成本,又可以減少了采購人的工作量,而且備案方便、及時。實行電子合同備案管理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即承認電子合同與紙質合同在法律上有同等的效力。同時,電子簽章的法律地位也要明確。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門市政府采購辦公室)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