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動力讓華泰走出不一樣的節能路
柴油動力讓華泰走出不一樣的節能路
——訪華泰汽車副總裁張宏亮
■ 本報記者 吳敏
近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讓一直致力于生產清潔柴油發動機的華泰汽車企業倍感興奮。
《意見》要求,加快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加快完善配套產業和充電設施,示范推廣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空氣動力車輛等。《意見》還給出了一系列利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支持政策。
10年來,默默無聞的華泰汽車一直致力于清潔柴油動力發動機和變速器以及整車的研發和生產。由于中國汽車大部分使用的是汽油作為燃料,因此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柴油發動機。隨著這幾年國家出臺各項有關鼓勵環保產業的政策,讓華泰的節能柴油發動機逐漸被大家所了解和認可,其未來的前景也越來越光明。對此,《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近日在《英才》雜志第七屆貢獻中國高峰會上對華泰汽車副總裁張宏亮進行了專訪。
被誤讀的柴油發動機
每每提到柴油車,很多中國消費者就會想到——噪音大、冒黑煙的大卡車。
“其實清潔柴油發動機是非常節能的。”張洪亮告訴記者,在歐洲,乘用柴油車的普及率已經超過50%,比利時、瑞士甚至達到80%,在新加坡,65%的出租車采用柴油車型。但在中國,這個比例不到1%。目前,華泰汽車自主研發生產的柴油動力總成包括1.0L-3.0L全系列8款。
據了解,華泰汽車清潔柴油發動機達到了歐Ⅳ/V排放標準,與同排量的汽油發動機相比,清潔柴油動力可節油30%,動力輸出卻高出50%,同時可減少碳排放25%。
“顯而易見,在全民關注與政府的力推下,節能環保產業進入了發展黃金期。清潔柴油動力讓華泰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節能之路。”張宏亮表示,這對柴油車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不少業內專家認同,目前氫能源汽車、電動車太遠,混合動力還不成熟,而柴油車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能把性能提升和環境保護綜合起來:一是經濟節能,柴油機動力足、扭矩大,配備柴油機的乘用車百公里油耗一般比同款汽油機低30%以上;二是二氧化碳等廢氣的排放量更低。
張宏亮相信,在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等技術完全成熟之前,清潔柴油車至少還有20年的發展機會。
“無奈之舉”中的新突破
對于為何華泰汽車為何會選擇柴油發動機這一“偏門”,張宏亮笑稱這是“無奈之舉”,他對記者講述了華泰當走過的崎嶇發展之路。
“在公司成立之初,華泰汽車引進韓國現代汽車的技術平臺,生產華泰吉田、特拉卡和圣達菲3款車型,銷量不錯。”張宏亮說。當時,現代只給華泰供應散件,不給技術,華泰做的工作,其實只是組裝而已。
2004年左右,華泰準備大發展時,卻遭遇“攔路虎”。據張宏亮回憶,當時華泰的一款車型與北京現代形成了直接競爭關系,“對韓國現代來說,華泰生產一款車,他只能分到很少的一點提成;而北京現代賣出一輛車,50%的利潤都進了他的口袋。你說他會保誰?”
毫無疑問,韓國現代決定不再給華泰供應變速器和發動機。“被卡住脖子”的華泰面臨著選擇:一是把錢投放到車型上,從別處購買發動機和變速器,擴張市場;二是把錢投到核心技術上,先研發發動機和變速器。
第二條路風險巨大,但一旦成功,就能自己掌控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動力總成一般占據整車成本的30%。華泰汽車董事長張秀根選擇了第二條路。
2005年,張秀根親自往歐洲跑了30多趟,成功從VM公司引進了5款柴油發動機、從ZF公司引進了4/6速自動變速器。為此,華泰集團設立了一家獨立的公司,專門負責生產發動機和變速器,以技術發源地命名為“歐意德”。
“如今有了核心技術,就不用受制于任何人了。”張宏亮說道。
政府采購有其特殊意義
花費幾年時間夯實基礎的華泰,如今要在“量”上發力。
“今明兩年會是華泰的爆發年。” 張宏亮說,華泰集團計劃到2015年,整車銷量將達到50萬輛。而整車業務其實只是集團業務的一部分,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是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后者的利潤要遠遠大于前者。據悉,目前華泰已與十多家車企簽訂了供應發動機或自動變速器的協議,包括北汽、上汽、通用五菱、榮威、力帆、江鈴等。
張宏亮表示,此次國務院下發的《意見》對中國節能環保行業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對市場發展的推動以及打開需求的閥門。不僅有普通老百姓的消費需求,還有政府采購的需求。
對于政府采購市場,張宏亮毫不掩飾地說:“華泰目前在政府采購市場的銷量并不大,但是這個市場有他特殊的意義,即政府購買你的車,那就表示你所生產的汽車得到了政府認可。這無形之中也是對企業的一種宣傳。華泰將在這個領域進行突破。”但他同時表示,政府確實要在節能環保行業的發展中起到應有作用,但新能源汽車等細分產業不能長期依靠政府投資和補貼。
據張宏亮透露,明年華泰將發力政府采購市場。專門針對政府采購市場研發的E90將下線,這款車搭載1.8T發動機,價格在18萬元以內。”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