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是否是企業發展的“東風”
上市企業半年報發布 國內電梯企業表現可圈可點
上市是否是企業發展的“東風”
■ 本報記者 耿丹丹
日前,江南嘉捷、康力、博林特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國內電梯上市企業發布了半年報。從年報披露數據來看,國內電梯企業表現可圈可點。
自2012年以來,國內的民營電梯生產企業開始迎來上市熱潮,江南嘉捷、博林特就是其中的代表。近年來國內電梯企業發展比較快,但是跟外資企業比起來,在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差距依然不小。因此,國內電梯企業紛紛寄希望借助上市融資,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研發能力,并在售后服務及網絡布局方面加強競爭力,以縮小與外資的差距,并盡可能的擴大市場份額。但是,上市是否就是電梯企業發展的“東風”?
半年業績可圈可點
目前上市的電梯整機企業共6家,其中上海機電、廣日股份為合資企業,江南嘉捷、康力、博林特、西子為內資企業。從半年報來看,這些企業上半年取得了較好業績,整個行業增長幅度在15%—20%左右,而國內電梯企業的增長幅度還要高一些。
中信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表示,與電梯行業有直接關系的房地產市場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雖然新開工面積2012年同比下降7.3%,但是2013 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8%。同時,原材料成本走低。所以2013年電梯行業稍稍回暖。
2013年上半年,江南嘉捷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1%,凈利潤同比增長29.9%。康力電梯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4%,凈利潤同比增長38.5%。博林特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1%,凈利潤同比增長9.0%。上海三菱電梯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3%,凈利潤同比增長35.4%。日立電梯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2%,凈利潤同比增長41.7%。
從數據來看,江南嘉捷、康力等國內企業增速并不低于合資品牌。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呂娟表示,目前95%的電梯都是中低速電梯。在該領域,國內企業經過20年左右的發展,核心零部件基本全部實現國產化,與外資品牌在技術、質量上的差距并不大。同時,相比外資企業,國內企業具有市場響應快、性價比高、機制好等優勢,增長更快,市場份額將持續提升。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企業所占市場份額已經由2000年的5%提升至25%,未來國內企業所占份額還將繼續提升。
上市為企業發展添動力
中國電梯協會秘書長張樂祥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電梯制造和使用國。在外資品牌依然強勢的現實下,國內企業要想搶奪市場份額,就必須提升在研發、售后服務等差距較大領域的實力。“上市融資能夠幫助企業提升這些方面的能力。”張樂祥說,企業通過上市,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形成了品牌效應,積聚了無形資產;另一方面也解決了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為公司的持續發展獲得了穩定的長期的融資渠道。尤其是國內電梯企業要想快速發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以加大研發力度,實現技術升級,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高端產品的比重,優化產品結構,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江南嘉捷市場總監朱偉斌的話證實了這一點。他表示,通過上市,企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同時,企業又獲得資金,促使企業更快的轉型升級。以研發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投入就達到了3500萬元,較去年增長26%,專利申請達到83項。
正因為上市可以帶來這些好處,國內企業謀劃上市的不少。上海愛登堡電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其在新疆、武漢、上海、南通建有4個工廠,國外也有一家,資金緊張。他們計劃通過上市來解決困擾其發展的資金問題。
借“東風”需謹慎
事實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上市帶來的不只是知名度和資金,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與擔當。來自另一家知名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告訴記者,上市后,企業性質轉變為社會公眾公司,公司將擁有成千上萬的社會公眾股東,為了保護社會公眾股東的權益,上市公司要接受更為嚴格的監管,公司的社會責任和壓力會更大。同時,經營壓力會增加。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權益資本成本要高于債務資本成本,投資者購買公司的股票要求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如果公司經營不善,業績不佳,將會遭到投資者的拋棄。
國內電梯企業積極上市本身并沒有問題,但是上市并不是企業發展的萬能良藥。張樂祥表示,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根據企業的戰略需要布局。電梯專家趙國先也向記者表示,有些國內企業,到處買地擴容,攀比試驗塔高度,追高去研發10米/秒電梯。要知道研制1—2臺樣機不難,但要形成生產力和規模是相當困難的,而且市場的前景和采購人對品牌的心理要求都是不確定的。此外,電梯企業不應是各個電梯配件廠零部件的組合工廠,要有創新、科技含量,核心部件要有自主知識產權。因此國內電梯企業應看清市場形勢,坐對自已位置,找準目標和方向,發揮自身特長優勢,在自已的那塊地里高效、低成本、高質量地精耕細作。
企業觀點
江南嘉捷:靠“服務”贏得政采市場
從上市公司的半年報來看,保障房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政府采購項目頻頻發力,已成為電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江南嘉捷較高的業績,與其在政府采購的活躍不無關系。據統計,目前其正在執行的訂單中保障房電梯項目總額達到1.6億元,公共設施建設項目總額達到8609萬元,兩者加起來達到2.4億元。
由于政府采購市場的重要性,企業也針對政府采購市場制定了不同策略。朱偉斌認為,在政府采購市場,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投入最多的。政府采購項目大多都是關系民生的項目,用戶需要的不單是一個產品,更關注服務,也是關系到人身安全的。同時,服務不僅是售后服務,而是貫穿整個項目,從項目立項之初提供咨詢,售中、售后都會覆蓋到。此外,電梯產品之間的競爭,最大差異在服務。(耿丹丹)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