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空調要強化節能環保和售后服務指標
采購空調要強化節能環保和售后服務指標
馬正紅 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高級工程師
■ 馬正紅
空調系統是依附于建筑物的一個配套設施,作為政府采購強制采購的節能產品,空調的能效及節能效果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特別是中央空調,其耗能占據公共建筑的近40%以上。空調系統的運營成本對于整個運營成本有著重要的影響,如何做好空調的政府采購以減少能耗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伴隨著空調保有量的遞增,其售后服務能力必然捉襟見肘。有關空調的售后服務投訴直線上升,售后服務質量“縮水”是采購人投訴的焦點。空調屬于半成品,如果沒有良好的安裝、調試、維修、清洗等售后服務,采購人根本就無法使用。高溫季節一到,投標或報價時承諾的這些誘人的售后服務承諾往往會成為一句空話。
因此,筆者認為,要做好空調采購工作,應在招標文件中強化節能環保和售后服務兩個指標的要求。
堅持空調的節能采購
空調“電老虎”的身份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為此,多家生產企業也一直積極致力于節能產品的研發,最大限度降低空調能耗。8月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推進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意見》要求:實施能效“領跑者”計劃,推動超高效節能產品市場消費,強化能效標識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實施力度,引導消費者購買高效節能產品。因此,采購更高效節能空調是長期的目標。
融入全生命周期理念
筆者曾提出,政府采購應當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全生命周期成本為政府采購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它要求政府采購追求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
對于空調而言,政府采購不應只注重空調設備的價格,更應當關注空調運行成本和售后服務成本,應當以全生命周期成本來綜合考量。購置價格便宜,不一定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在采購操作時不僅僅是根據空調的初始購置價格來決定取舍,還應當進行設備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費用計算和驗證,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費用評估(包括設備價、運行成本、節能成本、售后服務成本、環境成本等)作為招標和評標的一個重要內容,并反映在設備合同和后評估中。
售后服務考驗空調廠商
夏、冬兩季的銷量一般占全年空調總銷量的絕大部分,空調銷售曲線波動大,也許客觀上給空調廠商的售后服務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廠家售后服務承諾一般都規定要定期對用戶進行回訪,在空調銷售淡季其實都能做到,可一到了持續高溫的夏季,別說常規性的回訪了,就連消費者的緊急報修都很難做到及時處理。如此明顯的反差也直接反映出空調廠商在售后服務方面的不足。
筆者認為,一些常規保養可以打提前量,盡量安排在空調銷售淡季進行;售后服務能力的提升不能僅僅依靠安裝維修人員數量的增加,如何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是最重要的;為化解空調銷售旺季的“售后服務危機”,空調廠商應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調動第三方資源(如一些社區修理店等等),適當整合這些第三方資源,提高專業技術水準,為空調廠家提供多樣化、彈性化的服務。
重視空調清洗和保養
眾所周知,空調雖然能給大家帶來舒適的室溫,但是同時它是一個藏污納垢非常嚴重的地方。
空調長期沒有使用,過濾網、入風口、送風系統等地方可能會積聚灰塵污垢,滋生細菌、病毒,若不定期清洗,吹出來的臟風極易導致“空調病”,而且也會影響運行。特別是在持續高溫季節,有些空調長時間沒有清洗保養,里面灰塵太多,影響散熱和制冷效果。因此,用戶加強空調室內機和室外機的清洗保養很有必要,既可以防止送風時將有害物質帶進室內空氣,還能提高空調的工作效率、節約電能及延長使用壽命。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