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智能化革新用戶采購需求
在近日舉辦的第6屆信息化意見領袖高峰論壇上,與會嘉賓指出——
IT智能化革新用戶采購需求
■ 本報記者 戎素梅
前端設備越來越酷,數據中心技術革新越來越快……大數據時代下,IT智能化引發了諸多企業用戶和政府用戶的關注。這一技術創新,正以怎樣的方式變革著用戶單位組織架構與行業發展模式?企業走向IT智能化需要哪些準備?我們又能借此實現什么?
在以“移動計算暨大數據時代的IT智能化”為主題的第六屆信息化意見領袖高峰論壇上,上述問題得到精彩闡述。多位用戶代表、技術專家、廠商及華為代表,就IT技術在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應用,以及對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政府執政能力的推動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
政府部門:IT智能化催生內部變革
“我關注的是應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鐵道部專業技術帶頭人劉春煌說道。在他看來,目前我國鐵路建設的重點是建設智能鐵路。
據介紹,我國的鐵路曾建設了全球最龐大的鐵路客票系統。目前,鐵路客票系統采用了Intel Hadoop大數據解決方案,實現相應的網上交易和數據分析,但由于鐵路領域的數據量遠遠超過了以往技術能夠分析和承載的范圍,其IT建設仍需進步。
由于智能鐵路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如沿線監測、地理信息實時分析、火車的自動診斷等,必然帶來大量、多類型的數據。這些數據的實時性要求高,有價值的信息密度低,且利用原有技術可能無法處理。因此,利用云計算、物聯網、衛星定位、3S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從大量涌現的數據中挖掘有用信息,推動智能鐵路發展,便成了劉春煌對IT智能化的最迫切需求。
銀行業的變革也是典型案例之一。北京宇信易誠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副總孟東煒曾在銀行業工作20余年。他認為,銀行計算機的發展有3個時間段,一是交易的模仿階段。二是交易的核算和精算階段。三是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階段。如今幾乎所有銀行都設置了電子銀行部或網絡銀行部,這兩個部門在以前是沒有的,完全由IT技術催生而來。孟冬煒指出,IT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銀行的業務形態、運作方法,使以前無法從事的業務可以從事;互聯網和利率市場化的融合,可能導致銀行盈利模式出現新變化。
企業首席信息官:如何調整基礎架構形態
無論是鐵路、銀行,還是其他領域,IT技術變革無處不在,對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組織架構的沖擊也令人注目。對首席信息官而言,企業的基礎架構應采取怎樣準備和轉變?
“我們的生態合作伙伴致力于軟件開發,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于云端架構,同時進行擴容和動態適應。”英特爾數據中心企業應用總監Patrick Buddenbaum說。而從企業用戶角度看,必須保證上下一致的軟件架構,動態調用資源,實現自上而下的資源流動,降低其工作負載。
而在數據的實時捕捉和存儲方面,由于帶寬不可能支持所有視頻都輸入數據中心,必須先對其存儲、用于日后分析,因此有必要采用Gateway架構。即Patrick Buddenbaum所指出的:“不是把所有的數據都進行分析,而是便于在當地、當時進行分析。”
英特爾戰略客戶、企業解決方案總監Andrew Moore提醒人們,除電網、飛機等具體場所的應用外,IT智能化最為重要的是用具體、精細化的手段改善工作流,減少企業、政府的工作負載,達到最有針對性的提升。
采購趨勢:在用戶需要與技術革新間取得平衡
不管IT智能化帶給用戶單位外部和內部多少變革,IT技術的兩大功效是不會改變的。
“對內提升效率,對外提供服務或產品。”華為服務器首席架構師林俊言簡意賅地指出,IT智能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升效率,把合適的服務提供給合適的人。
如何“把技術和需求結合起來,使技術滿足市場和用戶的真正需求”?英特爾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中國區總監凌琦坦言,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原因在于,傳統的IT主要是與IT部門合作,更多地考慮通過技術提高生產率、保證企業安全,如今必須考慮客戶的使用習慣、服務對象的體驗。IT涉及范圍的延伸,又加大了難度。“IT部門最終產生業務價值,我們仍需從客戶業務架構、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著手,考慮IT新技術的可能性,哪些業務架構和流程可以采用新技術,提高價值。”
對此,凌琦分析,從傳統的服務形態到今天基于移動計算產業形態的轉變,根據觀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從臺式或固定計算模式轉向移動計算模式,節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另一種是只有移動的情況下才能發生,否則不可能發生的某些業務模式。只有通過移動終端與后臺的大數據連接,才能綜合考慮實時給客戶提供的建議、成本分析及客戶的決定,最終拿出方案,這對整個行業的運作模式、產業模式都是非常大的改變。
他著重指出,對于IT企業的創新,第二種變化更為重要。今后,可能有更多設備連接入大數據平臺,今天只是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