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未對外開放典當 外企猶如“鱷魚”
商務部:未對外開放典當 外企猶如“鱷魚”
人民網北京11月7日電 (李海霞)“典當行業,目前來說還沒有完全對外資開放。”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巡視員張蜀東6日透露,“我們國家在加入WTO承諾的時候,也沒有做這方面的承諾,所以開放是屬于我們自主決定的范圍。”
張蜀東在6日舉行的商務部“典當拍賣租賃”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有記者問到,典當行業是目前三個行業中唯一沒有外資進入的行業。對此,張蜀東回應說,典當行業確實沒有完全對國外開放,在國外也有一些國家認為典當行業有社會救急的功能,一般來說,還是優先于國內企業的發展。“比如在巴西,典當行必須是國有企業承擔,由國家指定,要承擔救濟的職能。”
張蜀東說,我們國家沒有規定必須國有企業承擔典當行,對民營企業完全開放。但是我們也沒有正式推出對外資開放。同時,他表示,為了順應國家深化改革開放戰略,商務部也在積極研究典當行對外開放。“特別是,最近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我們并未將典當行的設立列入負面清單,外資享受國民待遇,視同國內典當行統一進行行業管理。”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會長張延華認為,我國典當行對外資企業開放的改革開放的方向是既定的。“國內市場的國際化,可以提升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這個趨勢是外資企業進入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張蜀東表示,除典當行外,中國已經對拍賣和租賃對外完全開放。“拍賣行業是沒有限制的,外資已經有很多進來了。融資租賃也是完全對外開放的,外資在國內設立了很多融資租賃的企業。”
張延華說,中國拍賣行業一直都非常歡迎國際同行進入中國市場。特別是幾個國際知名拍賣公司,他們已經陸陸續續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外資拍賣公司進入中國給國內企業帶來了緊迫感,“就像池子里引進了一條鱷魚,其他的魚就游得更快了。”
截至2013年9月底,全國共有典當企業6833家,全行業資產總額1297.2億元,從業人員5.6萬人。我國前9月累計發放當金2340.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8.7億元,上繳稅金1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2%、2.5%和6.2%。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