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殘疾人服務購買無障礙
如何實現殘疾人服務購買無障礙
■ 本報記者 賈璐 王童彥
身體的缺陷使殘疾人更需社會的關愛。日前,財政部、民政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試點工作的意見》,對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工作作出部署,從政策層面為他們的風雨人生撐起一把傘、坎坷路途遞上一根杖。然而,在實踐中,殘疾人服務項目購買如何落地,實現購買無障礙需要掃清哪些“攔路虎”等一系列問題,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五類項目試水深入基層
《意見》明確,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試點項目包括五大類。據記者了解,這五類項目試水范圍已經深入到一些基層市縣。其中,在康復輔具配置服務方面,四川省雙流縣殘疾人聯合會采購了殘疾人康復器具及假肢裝配;在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服務方面,湖北省殘疾人聯合會曾就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做過采購;在殘疾人照料服務方面,安徽省合肥市財政局購買過殘疾人托養服務;在殘疾人就業培訓與崗位提供服務方面,甘肅省禮縣殘疾人聯合會曾采購殘疾人電子商務扶持服務;在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服務方面,江蘇省殘疾人聯合會曾采購殘疾家庭無障礙環境改造服務。
購買殘疾人服務項目所采用的政府采購方式涉及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采購及單一來源五種。
“采購方式主要依據不同服務項目的特點和當地潛在供應商的數量確定。”東部某市政府采購監管機構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標準化程度較高、市場發育較為成熟和規范的采購項目,往往采取公開招標方式;根據2013年全國政府采購工作網絡視頻會議精神,對技術復雜、專業性強的專業設備和購買公共服務等難以明確需求的項目,可采取競爭性談判;對某些市場發育不成熟、供應商有限及異地可貿易性弱的項目,則建議采取單一來源。
國際關系學院公共市場與政府采購研究所副所長羌建新提出,就業服務、法律援助服務等在采購時無法確定服務對象和需求量的項目,可以考慮進行協議供貨。
記者還發現,某些并未達到公開招標限額標準的項目卻主動采用了招標方式,比如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采購的視力殘疾人就醫引導服務項目。
北京市殘聯社會工作部楊明解釋了其中的用意:“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想營造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同時,也希望參加競標的社會組織能在競爭中獲得學習、提升的機會,從而可以曲線達到幫扶殘疾人個體的目的。”
面臨四大實踐障礙
據記者調查,殘疾人服務采購項目面臨四大共性問題。
一是需求描述難。了解殘疾人實際需求是服務好的前提。實踐中,承擔了解需求工作的主體往往是各地的殘聯組織。然而,盡管了解了殘疾人的一些實際需求,但也并不代表能具體、明確地描述采購需求。
楊明向記者舉了一個實例:在為盲人、聽障人購買“導醫”服務的項目中,北京市殘聯僅僅告訴了投標人該項目的預算金額、擬服務人次、每次服務時長等要求,即需求描述偏向“功能化”。
二是社會組織投標專業化水平低。楊明介紹說,某些提供殘疾人托養服務的社會組織,沒有一個人懂電腦、懂網絡,就連查看招標信息這么簡單的事情也往往令他們望而卻步,更別說了解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編制專業化標書了,因而他們往往會主動放棄投標機會。
三是部分采購程序不適用于殘疾人服務采購。比如,法定公開招標的公示期為20天,但卻可能給殘疾人服務項目的履約制造障礙。假如一個項目分了四個包,如果其中兩個包一次招標成功了,而另外兩個包首次流標后需要重新招標,那么最終結果就會是后兩個包的中標單位比前兩個包的中標單位要付出更多的成本,由此造成不公平。
四是對口專家匱乏。楊明結合現狀反映道:“政府對社會服務的購買將越來越多,然而目前的專家隊伍還是以貨物類、工程類專家居多,社會服務方面,尤其是殘疾人服務方面的專家明顯不足。”
標準化規范化是關鍵
如何解決上述難題?業內專家給出了針對性建議。
針對需求難描述的問題,楊明總結了北京市殘聯的做法。其一是將需求描述主動權交給投標人,對如何提供服務、服務團隊規模和以往的服務經驗等難描述的需求,要求投標單位在其投標方案中體現;其二,將本市殘疾人組織作為優先采購對象,通過服務提供方與服務對象的溝通了解,掌握被服務者的需求,從而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深圳市財政委政府采購辦公室汪泳建議,對不易標準化的殘疾人服務項目,可借鑒西方經驗,將其需求標準交給市場來做。具體講,可以采取兩階段評審法,先向供應商征集需求,通過第一階段的評審確定最合適的方案,然后再讓供應商針對此方案進行報價。
針對社會組織專業化程度不高和程序不規范的現狀,部分專家呼吁應該對社會組織開展政府采購培訓。另外一些專家則建議,應當由行業協會進一步統一殘疾人服務的服務標準、資質條件等,以推進殘疾人服務采購操作執行的規范化、標準化。
楊明針對操作中的一個具體問題提出了建議,殘疾人服務采購與貨物采購不同,是一種常態化的購買,因此應適當延長合同執行期限,由現在規定的一年一簽變成三年一簽。
針對專家匱乏的問題,北京市殘聯的做法是在每次評標前,先向評標專家介紹此項目的情況。另有受訪者建議,應進一步擴大專家的范圍,不要局限于院校、科研機構等學者型專家,應該增加來自一線的,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人員。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