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央企入選改革試點 國資委稱初期選壟斷企業難題多
六央企入選改革試點 國資委稱初期選壟斷企業難題多
昨日,國資委醞釀已久的國資改革方案出爐,首批六家央企將進行四項改革試點工作。其中,國投、中糧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中國醫藥、中國建材進行混合所有制試點,中國醫藥、中國建材、新興際華、中國節能環保公司開展董事會職權改革試點。同時,國資委還將選擇2到3家央企開展派駐紀檢組的改革試點工作。
熱點1
改革初期選壟斷企業難題多
昨日,國資委改革辦主任、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為抓好試點、破解國資國企改革面臨的難題,國資委專門成立了四個專項小組。通過舉行9次全體會議和5次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和討論,確定了上述試點工作的開展方案。
此次方案中的六家央企分別屬于投資、食品、醫藥、建筑、環保等產業,對于外界期望值頗高的壟斷行業,如能源、通訊等,尚無涉及。
彭華崗稱,很多央企參與試點的意愿都很強烈。最后為何選擇上述六家央企,他說道,主要是考慮到工作需要,最終選擇了工作有基礎、試點有條件,近年來改革力度較大、效果比較好的企業,同時也考慮到每項試點在改革重點、目標任務上的具體要求。
對于目前未涉及壟斷行業,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告訴記者,改革需要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逐漸推進。他說道,上述六家企業領導班子較強,業績效益較好,已經進行的改革力度較大。如果在改革初期就先選擇壟斷行業,除了既有問題外,還需要面對打破壟斷以及外界較大的爭議,比如哪部分可以改、哪些不能改等。彭建國認為,以競爭領域的企業進行改革,更容易總結經驗,推廣意義也更大。
熱點2
董事會改革先從副總董秘聘用開始
此次國資改革方案的出爐,源于去年舉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國企改革工作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新強調。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根據國資委的方案,在國資監管方面,要通過試點,探索國資委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關系,理清職責界面,研究國資委如何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國資運營方面,要探索授權投資公司經營國有資本后,如何有效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提高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和收益。
同時,通過試點,探索多種所有制經濟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減少出資人代表機構管理事項等。彭華崗表示,試點董事會改革的企業,先從副總經理、總會計師、董秘等職位的聘用上開展,薪酬根據企業的國際競爭地位、業務、風險、責任等方面,做到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同時,對企業的業績考核指標,除國資委的要求之外,更要根據企業的個性化要求。
對于改革成果時間表以及合適擴大試點范圍,彭華崗表示,此次改革將通過試點進一步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有序推進改革。試點不設時間期限和批次,隨著試點經驗的積累和改革深入的推廣,試點將逐步轉為日常改革推進工作。
■ 分析
四項改革對應國企目前最大問題
此次國資委出臺的改革方案,是以六家央企作為試點,進行四項改革的嘗試,并以六家的經驗作為今后推廣的借鑒。
對此,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分析,國企利益多元、意見不一,大家對于頂層設計的期望過高。他認為,此次的四項改革對應的都是國企目前最重大的問題,包括所有制、體制的問題,政府—公司—投資的框架等。同時,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問題,紀檢組也是作為公司發展的保障問題。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資委的改革意愿很強。國企作為市場主體,對于改革的認識需要磨合的過程,通過實踐來試驗,好的經驗就推廣,遇到問題就修正。
彭建國分析,選擇六家央企試點都有原因。其中,國投本身就是資本經營的試點企業,負責投資國家戰略產業,包括交通、能源、高新技術等,運營能力強、上市公司表現也好。中糧在國際化的糧油企業中已經排在前面,在并購等資本運營方面也展示出了實力。
對于選擇國藥、中建材進行混合所有制試點,彭建國告訴記者,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在混合所有制、鼓勵非公經濟控股、員工持股等方面有所突破,較早改革的國藥、中建材就承擔起背景變化之后的下一步試驗,“包括跟誰混、混合比例、內部機制轉換、國資委監管方式,以及與黨組織的關系等。目前國藥、中建材混合所有制改革收到的效果好、效益也好,可以說已經混得差不多了。”彭建國說。 新京報記者 趙嘉妮
■ 相關
逾60家央企建規范董事會
據新華社電 繼6月20日中石油建立規范董事會之后,近日又有國電集團、中輕集團、中國通用3家央企建立規范董事會。至此,建立規范董事會的央企已突破60家。在落實董事會職權問題上,國資委近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了關于中央企業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工作方案。
國資委原副主任邵寧說,國資委成立后,發現一些央企出現了嚴重的內部人控制尤其是“一把手”控制現象,造成重大決策失誤頻發。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董事會對形成內部制衡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并不掌握人事任免、薪酬制定等關鍵職權;而在制定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利潤分配方案、年度預決算方案等方面,董事會并未獲授權進行管理。同時,央企董事會還存在與企業其他機構權力界限模糊的問題。
一位央企高管還告訴記者,該企業涉足煤、電、金融等眾多領域,外董不可能通曉這些業務;外董并非專職董事,與企業沒有直接的利益捆綁,不可能全身心履職。(記者趙嘉妮)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