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采購改革再破題 省本級取消協議供貨
四川省政府采購改革再破題 省本級取消協議供貨
—零星、小額采購通用貨物請刷“公務卡”
“計算機、打印機、電視機、照相機、空調等通用貨物的購買,采購單位不用再通過有限的幾家供應商供貨,網上或商場皆可購買了。”四川省財政廳日前發布的《四川省財政廳關于取消協議供貨采購實行網上競價和商場直購有關事宜的通知》(川財采[2014]65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凡省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簡稱采購單位)經常性、零星小額采購集中采購目錄以內年累計單項采購金額不超過50萬元的通用貨物均實行網上競價采購和商場直購。
《通知》要求自9月1日起,四川省本級通用類貨物采購取消原有協議供貨采購制度,全面實行網上競價和商場直購。涉及電腦、辦公設備、數碼家電等類商品。“這也是繼深圳市之后,我省再次領跑政府采購領域改革,成為全國第二家對協議供貨進行改革破題的省市城市。”四川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說。
李梓溶 文/圖
網購直購取代協議供貨
《通知》明確,采購單位可通過網上競價和商場直購兩種采購方式選擇購買貨物的渠道。其中網上競價是指采購單位通過“四川政府采購網-競價采購系統”,在不同品牌、多家供應商之間和一定時間內,通過競價最終選擇產品、供應商的采購行為;而商場直購是指采購單位按照擬購產品需求(包括產品品牌、型號和技術參數指標)直接到電子超市、電腦城、商場(城)等賣場下單采購(公務用車和家具類除外)。
在兩種采購方式的選擇上,《通知》也有明確規定。采購單位對符合網上競價采購的通用貨物,可選擇實行網上競價方式采購。如對網上競價采購結果不滿意、無供應商響應或無效報價的,可改網上競價采購為商場直購;對網上競價采購結果不滿意而選擇商場直購的,其商場直購價格不得高于網上競價價格。單項(次)采購金額2萬元以下的,可直接選擇商場直購。同時,網上競價采購和商場直購實行限額控制,每單位年累計單項金額不得超過50萬元(公務用車除外)。
針對省級網上競價采購供應商的征集,《通知》中明確將由省政府采購中心采取開放式網上征集方式征集,而不是以前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委托政府采購中心招標確定。凡符合《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條件,以及銷售或代理對應產品的潛在供應商均可隨時申請注冊成為網上競價采購資格供應商。潛在供應商可登錄“四川政府采購網-供應商注冊與維護系統”,按照網上操作流程進行注冊;經省政府采購中心資格審查后,符合條件的供應商自動入庫成為省本級網上競價采購資格供應商。
強化監管采購信息全程電子留痕
《通知》要求從采購單位計劃申報到實施采購行為、以及采購結果均全部納入電子交易平臺,實現全程電子留痕。四川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認為,“這將極大的杜絕采購工作中的不正當行為,讓政府采購行為徹底裸露在陽光下。”
采購單位通過“政府采購管理系統”,選擇網上競價采購或商場直購執行方式申報采購計劃;2萬元以下的也可直接選擇商場直購執行方式申報采購計劃。隨后,財政部門將終審的采購計劃導入“四川政府采購網-競價采購系統”后,具體采購活動由采購單位在競價采購系統發布項目需求實施采購。其具體操作流程簡單明了:采購單位登錄“四川政府采購網-競價采購系統”發布需求信息、發起競價、供應商響應報價、雙方確認采購結果、網上制作電子合同和驗收書。如采購單位對競價結果不滿意認為價格過高的,可中止項目重新發起競價,但重新發起競價的最終價結果不得高于最早一次競價的最低價。
單項(次)采購金額2萬元以下或改網上競價采購為商場直購的,采購單位均應在“四川政府采購網-競價采購系統”發布商場直購需求信息后,才能到電子超市下單采購或商場擇優購買。《通知》規定,采購單位應按照系統發布的產品需求進行商場直購,且應保證商場直購產品價格不高于網上競價采購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網上競價和商場直購采購結果均發布在競價采購系統進行公示;同時,采購單位還應將本單位通過網上競價和商場直購的采購結果在本單位設置專門公示欄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和內部監督。四川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管處相關負責人還指出,針對采購單位對采購結果進行單位內部公示與供應商價格、履約情況等,還將會進行不定期抽查,如有違規現象將會嚴肅處理,“以確保政府采購陽光化。”
優化支付方式鼓勵使用公務卡結算
對于貨款的支付方式,《通知》也給出了新的意見。其中明確,采購單位按照《財政廳關于進一步調整省級單位政府采購財政資金支付方式的通知》(川財庫[2014]9號)文件規定,憑合同書、驗收書、原始發票等及時辦理資金支付業務。
同時,為進一步優化支付方式、提高支付效率、解決目前存在的不按合同規定時間支付供應商貨款的現狀、降低供應商供貨成本,《通知》鼓勵采購單位使用公務卡(單位向公務卡開戶行申請辦理,可增加授信額度至50萬元以下)方式辦理資金結算。采購單位應對未履行合同付款義務而引起的法律糾紛承擔責任,對無正當理由拖欠貨款的,財政廳將暫停計劃申報或撥付資金。
新政出臺 各方點贊
日前《四川省財政廳關于取消協議供貨采購實行網上競價和商場直購有關事宜的通知》發布,不僅引來相關業內人士關注,更引來社會各界熱議。追根溯源,政府采購這一看似簡單的由財政資金支付的購買行為,實則像一根無形的線串聯起采購人、供應商以及市場三方。此次新政的出臺,表面上看,只是采購的方式或渠道發生了變化,但往長遠看,則是將演化成—有限的市場變為無限的市場,封閉的市場變為開放的市場這樣一幅前景藍圖。
采購人不再受限于部分商家
新政創新性地給出“網購”和“直購”的多項選擇,讓省級機關負責采購工作的工作人員羅德生和采購單位豁然開朗。“網上競價,相當于在淘寶上買東西,成千上萬種商品和供應商可供選擇,選擇面大多了,而且貨物價格不僅能貨比三家,乃至三十家、三百家都有可能。”對于更小額的采購需求,那就更為簡單,各大商場即買即用,隨時可以滿足單位內部工作的需求。
更讓他感到踏實的是,不管是網上競價還是商場直購,采購環節全部電子留痕,比如采購了一臺電腦,哪個品牌、哪個主機、配件是什么,都有明細化的公示。“只要是正當的采購行為,我們不怕將采購工作環節置于陽光下。”
通過網絡供應商可開放式參與競爭
“凡符合《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條件,以及銷售或代理對應產品的潛在供應商均可隨時申請注冊成為網上競價采購資格供應商。”在某品牌空調代理商劉詠志看來,這是一個對等、公平參與競爭的機會。
通過網絡,這部分曾經封閉的市場,向更多的商家開放了。“開放型的市場,競爭更加充分,有利于產品價格優化。”如此一來,形成的良性內循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快一個行業的更新發展。
公務卡則是另一個讓供應商群體興奮的焦點。反復研讀新政的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供應商能夠“現過現”地得到貨物資金結算。“以往經合同確認后,采購方需在15天以內支付貨款,但在實踐中部分采購人或采購單位往往會拖欠貨款,時間長達半年、一年。這部分占用資金對于供應商來說極大地增加了回款壓力。”但在新政當中,明確規定采購單位應對未履行合同付款義務而引起的法律糾紛承擔責任,對無正當理由拖欠貨款的,財政廳將暫停計劃申報或撥付資金。
新政“接地氣”促進市場穩定增長
當政府采購市場漸趨規范化,政府采購的政策成效也將進一步凸顯。“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有效發揮,重在制定的政策要‘接地氣’。”我省政府采購新政不僅在采購的渠道和方式上有所創新,在簡政放權、約束供應商行為、凈化政府采購市場、促進廉政建設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3年5月,國務院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工作,會議提出,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把該放的權力放掉,把該管的事務管好。
財政監管機構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次改革與去年召開的全國政府采購工作網絡視頻會議的精神相吻合,必須服從服務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化程序、改革監管方式,努力推動提高行政效能。
在新政的規劃下,供應商行為得到約束:供應商應當誠信經營,切實履行合同義務,按合同約定向采購單位提供原廠正宗產品和售后服務;廉政建設得到保障:采購環節全部電子留痕,采購結果均發布在競價采購系統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和內部監督……系列動作將為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發揮以及促進市場穩定增長找到新的引擎。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