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各地迎來清明節前首個祭掃高峰
3月26日,一位市民在銀川市福壽園用絹花祭奠親人。當日,銀川市各陵園迎來清明節前掃墓高峰,前來掃墓的許多市民放棄燒紙錢、放鞭炮等傳統的祭祀方式,選擇用鮮花、絹花祭奠親人,寄托哀思。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3月26日,在廣西南寧市廣西烈士陵園,一位市民手捧鮮花準備祭掃。3月26日、27日是清明節前的最后一個雙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預計,3月26日廣西各地將迎來清明祭掃的第一個高峰。新華社記者周華攝
3月26日,國家電網技術學院的師生在濟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祭奠革命先烈。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
3月26日,市民在北京市八寶山人民公墓祭掃。當日,北京迎來今年清明祭掃的第一個高峰。新華社記者李文攝
3月26日,市民在北京市八寶山人民公墓祭掃。當日,北京迎來今年清明祭掃的第一個高峰。新華社記者李文攝
3月26日,在廣西南寧市廣西烈士陵園,市民手捧鮮花準備祭掃。記者在部分墓園采訪時發現,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市民選用鮮花寄托哀思。新華社記者周華攝
3月23日,幾位市民走過成都某公墓的花葬區。清明節前,四川省成都市向首批50名申請花葬的逝者家屬代表捐贈花葬,這也是四川省實行的首批花葬。新華社記者劉海攝
這是正在建設的追思園遠眺(3月25日攝)。經過近3個月的建設,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追思園已經在泥石流廢墟上建立起來,現在正在進行收尾工作。追思園將在清明節正式投入使用,以方便群眾追思遇難者。追思園位于泥石流沖擊帶中間、月圓村原址之上。新華社記者宋常青攝
這是追思園紀念墻(3月25日攝)。未經清洗的紀念墻字跡略顯模糊。園內主要建筑物為紀念墻和紀念碑。其中紀念碑高8.8米,寓意泥石流災害發生時間8月8日;紀念墻為圓弧狀,半繞紀念碑,上面鐫刻所有這次泥石流災害中的遇難者姓名。
3月24日,消防人員在靜安墓園進行消防演練。當日,北京市消防部門在北京的靜安墓園進行消防演練。據介紹,為保障清明節期間的消防安全,目前北京各級公安消防機構出動警力548人,檢查墓地陵園178家。新華社記者李文攝
3月24日,銀川市一家花店工作人員在制作清明祭祀花束。清明節臨近,銀川市許多市民選擇購買鮮花祭奠親人,鮮花市場迎來清明花卉銷售高峰。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3月26日、27日是清明節前的最后一個雙休日,各地迎來清明祭掃的第一個高峰。
3月26日,市民和游人來到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清明節前夕,南京各界人士和外地游客來到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革命烈士事跡展覽,緬懷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新華社發(王新攝)
3月26日,國家電網技術學院的師生在濟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祭奠革命先烈。從3月25日開始,濟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清明節悼念革命先烈活動陸續展開,每天都有來自濟南中小學、大中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的團體前來參加悼念活動。 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攝
3月26日,南京金陵中學1000多名師生在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前緬懷革命先烈。 清明節前夕,南京各界人士和外地游客來到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革命烈士事跡展覽,緬懷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新華社發(王新攝)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