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財政創新方式實行精準扶貧
青海省財政創新方式實行精準扶貧
今年以來,青海省財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創新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方式,大力推行“扶貧資金因素法分配下達到縣、扶貧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減貧任務責任落實到縣”的工作機制,實施精準扶貧。目前,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07億元已按因素法下達各縣,主要用于支持39個縣360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易地搬遷、連片特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確保實現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年內減貧人口20萬人的目標任務。
一是著力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按照“精準識別、精準管理、精準幫扶”的要求,配合省扶貧局制定了《青海省農村牧區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方案》,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在此基礎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精確瞄準扶貧對象,確保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二是創新扶貧開發新機制。為逐步建立事權明確、權責匹配的扶貧工作機制,增強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今年初,會同省扶貧局制定下發了《青海省扶貧開發項目審批權限下放管理辦法(試行)》,按照因素法將年度財政扶貧資金切塊到縣,資金撥付到縣;明確縣級人民政府是責任主體,負責組織項目篩選、審批、公示和實施,對實施效果負責;省、市(州)負責監督、指導、考核和評價。
三是加大扶貧資金整合使用力度。今年省財政將中央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省級財政扶貧資金、發改委管理的易地扶貧資金和遼寧援青資金全部整合起來,集中安排用于扶貧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等扶貧重點項目,有效解決了各類扶貧資金使用分散的問題。
四是強化扶貧資金績效考評。強化以結果為導向的資金分配機制,資金分配與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資金績效評價結果掛鉤,實施項目資金獎補。同時,積極探索產業扶貧與金融扶貧有效結合的新路子,充分發揮好縣級支農信貸擔保平臺,加強與金融部門協調,引導金融資金投向產業扶貧項目。
五是加大扶貧資金監管力度。為適應扶貧資金因素法分配到縣和項目審批權下放到縣改革新形勢,制定了《青海省產業扶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扶貧資金使用管理作了進一步規范。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對資金項目的落實到位情況進行跟蹤和專項督查,切實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確保資金安排使用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使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堅決杜絕“跑、冒、滴、漏”等違規違紀現象發生。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