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建設急需國家級“專有云”
電子政務建設急需國家級“專有云”
■ 高志剛
我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型,對電子政務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十八大將信息化列為“新四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之一,意味著信息化將成為推進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的核心力量之一。當前,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涌現,深刻改變了電子政務發展環境與條件。云計算技術以其虛擬化、可擴展、可靠性等優勢,在推動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和共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重復建設以及節能減排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電子政務飛上“云端”
所謂“云”,通俗地講就是集中,云計算就是通過一個超大型機房將分散計算、分散存儲實現集中計算、集中存儲。2013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對使用云計算技術推動電子政務建設從頂層設計方面進行統籌安排和總體規劃。為了進一步推廣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建設,2013年9月,工信部確定北京市等18個省級地方和北京市海淀區等59個市(縣、區)作為首批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建設和應用試點示范地區。
各地政府積極探索采用云計算來滿足電子政務和公共服務需求。洛陽“智慧旅游平臺”,通過采購公共云服務來滿足旺季的彈性需求,該平臺在每年的旅游旺季(4月-10月)系統訪問量是其他時間訪問量的3倍左右。據了解,“智慧旅游平臺”借助公共云平臺的彈性資源服務實現按需租用,從而節省項目硬件采購成本。杭州“電子政務云”通過阿里云、華數集團、浙大網新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服務來建設私有云,用政務云打破委辦局信息化系統各自獨立建設為主的局面,解決投資浪費問題,逐步形成按需分配地向各委辦局提供存儲資源和計算資源的政務信息化的支撐模式。廈門市政府搭建以云計算為基礎,承載公立醫院信息系統、區域衛生信息系統、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和健康云等相關應用的數據中心,建成全市統一規范、集約安全、開放服務的廈門健康醫療云計算平臺。
貴州省開通了“云上貴州”云計算系統平臺,為貴州省電子政務云、貴州省工業云、貴州省智能交通云等“7+N”云工程提供云服務?!霸粕腺F州”系統平臺上線運行后,除有特殊需求外,貴州省所有省級政務部門將不再自行購買服務器、交換機、存儲等硬件設備,不再自建機房,政府數據統一存到“云上貴州”系統平臺。這為政府部門數據互通、共享、開發利用、資源整合提供了平臺,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將來,貴州還可供電一樣向全國提供云計算、云存儲和寬帶資源等服務。
為了推動云服務在政府和公共事業機構中的應用,在財政部、工信部、國管局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等單位支持和指導下,“數據中心聯盟”開展了政府采購云服務所需的標準、采購指南的編寫工作,目前已經在產業界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主要文檔的編寫工作,為下一步的具體實施打下了基礎。
力避重復建設私有云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政務外網覆蓋率達到100%,各部門普遍開展了電子政務建設,主要部門核心業務電子政務覆蓋率快速提升,電子政務應用已經跨過了起步階段。
但在中央國家機關層面上,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開展組織建設電子政務云。中央國家機關信息化建設體量最大,需求更為迫切。有關部門和單位已經開始采購社會云服務,但信息安全問題存在一定隱患,并且這不是對云服務商提出安全要求就能解決的,蘋果云泄密丑聞、斯諾登事件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有的部門和單位為保障信息安全,紛紛在著手分頭建設“私有云”,滿足于“自建自用”,極有可能形成新一輪重復建設。建議相關信息化主管部門研究中央國家機關電子政務云平臺建設規劃,采用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電子政務模式,統一采購軟硬件設備,對基礎軟硬件系統進行統一管理、統一運維,準軍事化管理。
建設電子政務專有云優勢明顯,將使中央國家機關總體能耗降低20%左右。
建設電子政務專有云相比傳統的電子政務建設方式有多方面的優勢,不但可以減少財政投入,降低運維費用,促進節能減排,避免重復建設,保障信息安全,而且便于各部門信息資源整合,發揮電子政務的整體效益。
例如,云計算可以明顯降低數據存儲成本,可以達到從5000元降到500元的程度,是“數量級的革命”。另外,從電耗一項指標來看,據初步統計,2013年,中央國家機關用電近2.5億度,電費支出2億元以上,各部門數據中心機房耗電量居高不下,平均占到各部門總耗電量的30%,有的部門數據中心機房耗電量占到其總耗電量的50%以上,能源節約的壓力很大,實施云計算也能夠使節能降耗達到一個數量級,即達到節電80%-90%的效果,中央國家機關總體能耗將降低20%左右,保守估計每年至少節省電費4000萬元,中央國家機關節能工作將實現重點突破,云計算對完成節能目標將發揮關鍵性作用。
應優先采購國產軟硬件
推行電子政務云,必須要考慮電子政務云對國內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推動。在電子政務云平臺建設過程中,應優先采用國產軟硬件,推動我國信息技術和產品加快實現自主創新。此外,采用自主可控的國產軟硬件不僅是從帶動我國云計算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角度考慮,從網絡和信息安全的角度上看,國產軟硬件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由國家政治問題導致的信息泄密的可能性。
當前,IBM、微軟、英特爾等公司已在我國展開云計算技術專利戰略性布局,對我國云安全造成重大威脅,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應及早考慮云計算專利戰略布局,加大云計算國產軟硬件應用,以應用帶動技術和產品創新,確保電子政務云平臺安全。國家應對電子政務云平臺建設采用國產軟硬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大對自主可控云計算的支持力度,尤其在網絡、服務器、存儲設備等硬件層面和操作系統、中間件以及云應用軟件層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從建設信息產業整體生態環境入手,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軟硬件、應用、運營等產業鏈各環節均衡發展。以云計算為機遇,實現彎道超車,推動國內信息產業跨越式發展。
社會云服務依然需要
將分散的投資和運維經費集中起來,投資建設中央國家機關電子政務專有云,成為中央國家機關電子政務云計算的主要載體,并不是對社會云資源的全面排斥。對于非敏感信息、非涉密信息仍然可以實行政府采購云服務。考慮到很多中央部門掌握的多是全行業的整體大數據,而非局部的、區域的信息,極易構成涉密信息或敏感信息,對是否構成敏感信息、涉密信息應當放在云計算、大數據的新的技術背景下,有關部門重新分類提出界定依據,明確程序標準和監管主體,避免自我判斷、自我裁量,以適應電子政務建設需求,跟上時代發展。社會云服務機制靈活、市場銷售公關能力強大,中央部門和單位正處在新浪云、阿里云、浪潮云等強大的銷售攻勢包圍之中,急需我們拿出新的定密標準,否則,將來數據遷移將會產生新的浪費。
科學建設專有云
云計算綜合運用虛擬化技術、分布式存儲技術和海量數據管理技術,為電子政務云平臺的軟硬件基礎設施集中部署和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但云計算本身并不足以成為電子政務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充分必要條件。由于現行投資管理制度缺乏對信息化工程統建共用的引導,同時各部門為維護自身利益競相爭奪信息資源,因此,電子政務云不能靠部門自發建設,必須優先加強制度建設,依靠制度法規強制推動。一要調整現行財政預算體制,優化投資建設和購買服務支出結構,引導電子政務項目從自建向購買服務轉變,逐步減少硬件增量采購預算直至停止。二要調整電子政務項目審批制度,對建設項目進行集中投資管理,嚴格控制電子政務基礎設施、業務系統和網站分散建設和運維。預算和投資不做出實質性調整,各部門如果用買硬件的錢“擅自”去買服務,采購云計算服務就會成為違反財經紀律之舉。三要完善電子政務建設和管理辦法,整合利用現有數據中心軟硬件設備存量資源,建立電子政務云平臺,強制推動信息資源、業務應用系統等向云平臺遷移,逐步減少對社會云資源的依賴。
由于電子政務云建設的專業性強,周期漫長,可以考慮從專業機構整體收購已經建成、運行較為穩定的社會云平臺,全面接管實行軍事化管理,招標采購工作可依托國管局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組織實施,這種方式可以縮短電子政務云建設周期,減少技術風險,以最短的時間推廣部署。國家信息中心等機構在建或已建成的云,規模偏小,服務能力有限,快速對其進行增容、擴建也不失為一種高效率的途徑。
建設中央國家機關電子政務專有云事關重大,需經黨中央、國務院高層決策。這將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項目論證、方案設計、標準制定、宣傳培訓、隊伍建設、運行服務等一系列組織實施工作,需要網信辦、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國管局、保密局等部門明確職責分工、確定牽頭單位、建立工作機制、深入調查研究、實現協同配合。我們認為,從維護信息安全的角度、從促進節能減排的角度、從建設節約型政府的角度,倡導、呼吁、研究、推動中央國家機關電子政務國家級專有云的統一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作者單位: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管理司)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