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時政要聞 >> 中央連續第三年發令厲行節約

中央連續第三年發令厲行節約

欄目: 時政要聞 時間:2014-02-21 10:52:53 發布:管理員 分享到:

核心提示3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壓縮的基礎上,2011年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此次部署,已是中央層面連續第三年就厲行節約工作發出指令。折射出有些地方在執行中央厲行節約要求方面仍存在不到位的問題;也清晰地顯現出中央力求加大經費減支力度,實實在在地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

    中央層面連續第三年就厲行節約工作發出指令

中央連續多年就厲行節約三令五申,不斷調整部署,意在剎住奢侈浪費之風,實實在在地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

 

中央“三公消費”支出情況公開已進入倒計時。3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壓縮的基礎上,2011年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今年6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央財政決算時,將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支出情況納入報告內容,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其實,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前,中央已再次作出部署,要求黨政機關進一步做好厲行節約工作。

 

而早在20092月,中央就曾下發《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若干問題的通知》,提出了厲行節約的八項要求。20107月,中央轉發《中央紀委、監察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要求的通知》,再次提出六條舉措。此次部署,已是中央層面連續第三年就厲行節約工作發出指令。

 

多位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專家認為,中央一而再、再而三下發文件,連續多年就一個問題三令五申,不斷調整部署,督促各級黨政機關帶頭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一方面折射出有些地方在執行中央厲行節約要求方面仍存在不到位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清晰地顯現出中央力求加大經費減支力度,實實在在地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

 

現實倒逼中央加力

 

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中央、國務院歷來也高度重視并嚴格要求各級黨政部門帶頭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但不容樂觀的是,“中央之所以再次下發文件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一個首要因素就是當前黨政機關奢侈浪費現象依然比較嚴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教授說。

 

當前的現實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各方面條件的逐步改善,一些黨政機關講排場、比闊氣以及奢侈浪費等現象仍然嚴重。

 

例如,受訪專家指出,中央多次明令嚴控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但與之背道而馳的是,一些地方黨政機關違規修建辦公樓等樓堂館所現象屢禁不止,有的違反審批程序,擅自提高建設標準、擴大建筑面積;有的盲目攀比,貪大求洋,搞豪華裝修;有的不惜舉債貸款,甚至挪用專項資金修建辦公樓等樓堂館所……一些官員認為在自己的任期內,不建個像樣的辦公樓,不修個氣派的培訓中心,就顯得自己沒本事、沒魄力、沒面子。其背后還是官員價值觀的迷失,掩藏的是將個人的榮辱得失放在黨和人民利益之上的扭曲心態。

 

而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政府支出中,行政管理費用所占比例也遠高于美日等發達國家。“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我們的行政管理費也是大幅度上漲,每年的增長大約達到了20%30%。”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指出。

 

我國行政開支占政府支出比例過高,這不可避免將擠壓用于民生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支出。“一方面,各級政府行政成本太高,占整個GDP的比重也比較高;另一方面,我們民生欠賬比較多,老百姓的醫療、教育、社保等方面都有欠賬。如此情況,老百姓自然對政府花錢行為會有所詬病。”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

 

竹立家認為,厲行節約落實到底,首先要打造好的監督平臺,搞清楚不節約、搞浪費誰來監督誰來懲處;其次要打造好的制度平臺。比如預算管理,一要預算民主,二要預算細化。買一臺電腦,各級人大就會審議該不該買,并不是不讓你買,而是要合理。這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任建明指出,“現在老百姓最關注的,一是政府支出能夠公開透明。我能知道公車都干了什么,公務接待到底花了多少錢,錢是哪里來的,怎么花的。二是老百姓希望政府能夠真正地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民生,為大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管理。”

 

在此背景下,中央反復強調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正是為了理順體制機制,進一步細化各項政策措施,滿足老百姓的直接訴求。

 

宏觀層面深化相關改革

 

據權威人士介紹,中央的新部署圍繞九個方面展開。與前兩年的要求相比,此次進一步明確深化財政改革,加強機構編制和人員經費管理,大力推進信息工程共建共享,在宏觀層面用力加大。

 

這其中,財政改革方面的內容包括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細化預算編制,嚴格審核各項支出預算。如進一步壓縮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等“三公經費”支出。再如,全面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和擴大“公務卡”結算范圍、減少現金支付等;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其標準就是規范、公正、透明,節約開支、防范腐敗。還有,嚴禁配備明顯超出機關辦公基本需求的高檔、高配置產品;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將各項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全面規范黨政機關的收支活動。

 

而特別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中央要求推動黨政機關行政經費信息公開,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央財政決算報告時,應將黨政機關行政經費和“三公經費”情況納入報告內容,并適時向社會公開。

 

去年227日在答網友如何治理“三公消費”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明確表示,“應該管得住,必須管得住。其實,我們能夠做到,最根本的是兩條,第一條就是公開透明,就要讓任何一項行政性支出都進入預算,而且公開讓群眾知道,接受群眾監督;第二條就是民主監督。”一句“公開讓群眾知道”,釋放了積極信號。

 

在今春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再次關注“三公消費”:今年,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等“三公消費”支出原則上零增長,切實降低行政成本。隨后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部署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權威人士指出,在加強機構編制和人員經費管理方面,高層的要求十分明確:嚴格控制行政機構設置和行政編制,繼續清理和規范議事協調機構,及時撤銷已完成任務的臨時性機構;嚴格控制事業編制的使用范圍,精簡撤并職能交叉、任務不飽滿的事業單位;解決人員超編的問題,對超編人員不予核撥經費。

 

此外,自定行政編制和政法專項編制、超編進人、超職數超規格配備領導干部、超限額設立機構或者擅自提高機構規格、以虛報人員等方式占用編制并冒用財政資金以及越權審批機構,濫發津貼補貼等行為,將被堅決制止和糾正。

 

權威人士還透露,中央還要求在積極推進黨政機關信息化建設中,加快制定實施信息共享標準和規范,完善建設和運行模式,推進信息工程共建共享,切實節省資金,防止重復建設。

 

“三公消費”仍是治理重點

 

“現在老百姓關注的焦點問題,還是‘三公消費’問題,因為這是最直觀的、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這一問題在社會上影響非常壞,對黨的威信、政府威信、社會穩定等都會產生影響。整治‘三公消費’,必須要下決心。”竹立家說。

 

權威人士指出,黨政機關厲行節約,需要在重點領域重點突破。從中央部署看,廣為公眾詬病的公費出國、公車私用、公款吃喝“三公消費”問題,仍然是黨政機關厲行節約需要重點突破的領域。

 

其一,加強和規范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受訪專家指出,公車腐敗問題,近年來公眾意見比較大。要想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進展,關鍵是加強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經費預算管理。此外,需要在公務用車保險、維修和加油環節進行精細管理,節約成本,嚴格執行政府集中采購、推行公務用車定點保險、定點維修和定點加油等制度。

 

針對上述問題,新部署中對重新核定編制,嚴格控制總量,降低購置成本,制定運行費用定額標準等,提出了一攬子要求,包括認真總結各地區各部門近年來公務用車改革經驗,加快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等。

 

竹立家認為,“發達國家的官員都不敢隨便乘坐公車,像紐約市市長就是坐公交上下班。而中國目前每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這一塊,基本上相當于教育和醫療投入的總和。我們搞公車改革,這一刀要切得漂亮,最終目標就是要取消公務用車制度。”

 

任建明也認為:“關鍵是要公私分明。公車配備就很難把公私分開,這中間就容易有很多的損公肥私和浪費。對用車模式進行根本上的改變,這是治本之道。幾年來,經過各地的探索,思路、模式基本清楚了,就看我們有多大的決心去做了。”

 

其二,嚴格控制因公出國(境)團組數量和規模。堅決制止組織無實質內容的出訪團組或出席一般性國(境)外國際會議和論壇;壓縮市地級及以下領導干部出訪團組數量;從嚴控制跨地區、跨部門出訪團組和出國(境)培訓團組。中央提出的剛性要求是,2011年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和人數實行零增長。

 

其三,規范公務接待工作。相關要求包括,不得擅自擴大公務接待范圍,不得將非公務活動納入公務接待范圍;不得提高接待標準;嚴禁以會議和培訓名義列支公務接待費用等。

 

其四,嚴格控制國際會議、論壇、慶典、節會等活動。要求嚴格執行舉辦國際會議、論壇等活動的審批制度,抓緊清理整頓現有各類國際會議和論壇,除有特殊需要外,暫停舉辦新的綜合性涉外論壇,效果不明顯的涉外論壇一律不再舉辦,沒有必要機制化的堅決不搞機制化。關于慶典、節會等活動,凡舉辦全國性的慶典活動須經中央辦公廳或國務院辦公廳審批,必要時報黨中央或國務院審批;舉辦地方性的慶典活動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或政府審批,必要時報黨中央或國務院審批。此外,繼續違規舉辦和存在違規出席、向企業和個人攤派費用等行為,將被嚴肅查處。

 

其五,進一步控制差旅、會議、文件等一般性支出。例如,盡可能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避免層層開會;減少發文數量,凡是法律法規已有明確規定的一律不再發文,已全文公開播發的不再印發文件等;中央和國家機關及其下屬單位力爭2011年用電、用水、用油比2010年下降2%等。

 

其六,繼續嚴控樓堂館所建設。再次強調嚴格審批程序,嚴格執行建設標準,嚴肅查處各種違規建設行為;還專門明確禁止以“學院”等名義興辦培訓機構、建設樓堂館所。

 

權威人士表示,在監督檢查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工作中,中央強調要加大查處違紀違規案件力度,依據黨紀政紀和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絕不手軟”。□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陳澤偉 實習生關子儒

 


行政開支增長快倒逼中央發力


 

壓縮行政成本,可以緩解財政壓力,增加公信力,凝聚民心,重振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價值 

 

“行政成本還有很大的壓縮空間。”

 

在今春兩會召開前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研究員正在忙著做這樣一份提案:把明顯降低行政成本作為應對危機的重大舉措。

 

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三公”(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費出國旅游)耗費巨大,是一個非議多時的老問題,但在當前更顯急迫性。遲福林說,未來相當一段時期,財政增支與減收之間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政府帶頭節約,能體現用實際行動積極應對危機的責任政府形象,并由此提振市場信心,更好地形成政府與社會的合力,共克時艱。

 

正在進行的全國兩會也明顯“瘦身”,其垂范式意義不可低估。“共渡時艱,要從小事做起。”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說。

 

老問題起“質變”

 

中國的行政成本高達何種程度近于謎一般。

 

據專家介紹,目前的財政支出大體上可分三部分:一是行政管理、國防、司法等維持基礎性社會秩序的國家基本開支,二是包括公共工程在內的建設性開支,三是包括教育、醫療、各種福利保障在內的民生開支。

 

財政部門提交兩會審議、討論的預決算報告采取的分類與統計方式與此不同,行政管理費用并未單列。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95-2006年,國家財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費由996.54億元增至7571.05億元,12年間增長了6.6倍;行政管理費用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僅為4.71%1995年為14.6%,到2006年上升至18.73%

 

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九三學社中央提出的《關于建立行政成本信息公開與監督機制的建議》提案顯示,我國的行政成本不但遠高于歐美發達國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

 

作為中國較早研究行政成本的學者,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與竹立家都對本刊記者表示,準確的政府行政支出數據誰也無法精確認定,“政府支出除了預算內,還有預算外。由于預算外收入的不透明、不公開,財政收入到底有多少錢誰都不知道,用多少自然也不知道。”

接受本刊采訪時,竹立家感嘆,“現在已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了。公款消費的狀況,群眾有目共睹,它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威信,關系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人民服務、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基本價值問題。這是根本所在。”

 

“零增長”還不夠

 

遲福林認為,降低行政成本已成為當前有效應對危機的重要舉措。其一,削減行政成本對提振信心至關重要。政府帶頭增收節支,對全社會是一個鼓舞,能夠集中體現各級政府在采取政策措施的同時,率先垂范、用實際行動積極應對危機的責任政府形象。能明顯提高各方面對政府的信賴度,并由此提振市場信心,更好地形成政府與社會的合力,共克時艱。

 

其二,加大公共支出和國債規模需要與降低行政成本相結合。在反危機的特定背景下,迫切需要同步推進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與削減行政成本,把擴大財政赤字與降低行政成本有機結合起來,以通過降低行政成本,促進社會各界對擴大國債規模的理解和支持。

 

其三,削減行政成本能為結構性減稅提供空間。以2006年為例,如果行政管理費在7571.05億元的規模上削減20%,就能節省開支約1500億元,在完全沖消因推進增值稅轉型給企業減稅所減少的財政收入后,還可實際增加300億元的可支配財政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韓德云在本次兩會上提議由國務院啟動“行政機構資產瘦身計劃”,大規模統一清理樓堂館所和超量公車。他樂觀地對本刊記者預期,通過變賣方式,可以化“公款”消費為“私人”消費,真正拉動內需,讓民眾受益,民生受惠。

 

在今春全國兩會之前,各地方兩會也顯示出節約的信號。如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公務購車和用車經費、會議費、接待費、出國經費,一律以2008年預算為基數縮減5%;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廣東將實現公務購車和用車經費、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用、機關出國(境)費用、辦公經費預算“五個零增長”。

 

“零增長是不夠的”,周天勇說,本來基數就很高了,零增長或少量降低的意義不大。而且,若按以前的做法,行政成本不透明,很多開銷不在預算內,“是不是零增長你也不知道。”

中辦、國辦日前印發通知,對公務開支提出了八條具體厲行節約的指標要求。

 

受訪人士認為,這是一個務實、可行的方案。同時應注意,降低的費用不能限于預算內做文章,預算外的開支也應統一進來;這兩年不新建樓堂館所,兩年后要防止集中“反彈”。

 

遲福林表示,客觀地說,降低行政成本的空間很大。2008年中央政府削減5%的經費用于支持汶川抗震救災,各地也積極響應,不同幅度地削減行政成本。這均沒有對正常的行政運轉產生負面影響。

 

“讓群眾說得上話”

 

“以前中央和有關部門出臺了幾十個相關條規,政策很好,也有可操作性,但就是不去操作,為什么?內部控制,首先維護自己的利益。”竹立家舉例說,按規定,只有省部級干部才有專車,但現實情況是鄉鎮長都有專門坐駕。官場的一整套根深蒂固的陋習從中作梗。

 

周天勇也追問:“哪個領導愿意不坐專車?誰有這個本事?”他認為必須真下決心,下大決心,“靠自覺,省不了多少。”

 

遲福林建議,以強化預算為起點,全面推進政府行政支出公開化。一是進一步理順預算體制。賦予各級人大預算委員會預算編制的功能;加強財政部的預算執行功能,剝離其他部門的預算執行功能,尤其是減少各部委的專項資金規模。各級人大審計監督政府行政開支并履行財政決算功能。

 

二是把預算外資金和非預算資金統一納入到預算管理范圍內。目前各級政府行政成本相當一部分在預算外資金和非預算資金中列支。“統一預算外和非預算資金使用,在反危機的背景下十分迫切。”遲福林說。

 

三是以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為起點,盡快制定信息公開法,把行政開支等政務公開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以提高行政開支的透明度。

 

遲福林建議,要建立各級人大對行政成本監督約束的常態機制。比如,逐步細化、規范和完善報送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批的政府預算,加大部門預算和預算執行的監督。

 

“以前公款消費明目張膽,為什么?群眾說不上話。”除人大監督外,竹立家還極為看重社會監督,“利益共同體內部的監督是不可能實現的,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證明了這一規律。”□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湯耀國


盤點:近年節約公務消費舉措

 

  • 2010年中央部門公用經費統一壓縮5%降低行政成本
  • 2010年公用經費在去年基礎上再縮減57.51億元
  • 2009年公用經費共縮減158.06億元
  • 2010年中央印發《用公款出國(境)旅游及相關違紀行為處分規定》
  • 財政部:公務卡制度可提高中國的財政財務透明度
  • 云南昆明車改見成效 試點區8成公務員不用公車
  • 陜西省全面推行“廉政灶”制度
  • 上海、云南、江西、廣西等地實施公務接待用公務卡結算制度


觀察:厲行節約 配套措施還須及時跟進

 “組合拳”打造長效機制

本刊記者從權威部門獲悉,中央要求以“組合拳”方式,圍繞6方面突出問題,大力整治奢侈浪費行為,并要求各地積極探索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工作的長效機制。

 

受訪權威人士提醒,黨政機關厲行節約,需要在重點領域重點突破。尤其要解決廣為公眾詬病的公費出國、公車私用、公款吃喝“三公消費”問題,這是黨政機關厲行節約需要重點突破的領域。

 

首先,嚴格控制因公出國(境)團組數量和規模。大力壓縮因公出國(境)組數和人數。對省部級干部因公出國(境)人數實行總量控制。嚴格控制招商引資、文體交流等大型因公出國(境)團組中黨政干部的比例。

 

“中央要求市地級以下(含市地級)各級黨政機關2010年因公出國(境)人數要在2009年的基礎上壓縮10%。”胡仙芝說,“中央強調,各地區各部門2010年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不得超過2009年按規定比例壓縮后的經費預算規模。”

 

“這項規定與去年相比,也有一些配套措施跟進。”胡仙芝舉例,“比如嚴格執行因公出國(境)經費先行審核制度;領導干部因公、因私出國(境)證照,必須按規定上交外事、組織人事部門管理。”

 

其次,加強和規范公務用配備使用管理。對于公務用車的配套使用管理,中央要求,“嚴禁豪華裝飾公務車。不得利用職權向企業事業單位、下屬單位提出換車、借車和攤派款項買車的要求。

 

“公車腐敗問題,近年來公眾意見比較大。”黃小勇認為,“要想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進展,關鍵是加強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經費預算管理。此外,需要在公務用車保險、維修和加油環節進行精細管理,節約成本,嚴格執行政府集中采購、推行公務用車定點保險、定點維修和定點加油等制度。”

 

“盡管近年來各地的公車制度改革,更多的是改革的回潮和失敗,但探索精神可嘉,還應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本著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財政開支、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原則,積極推進公車改革。”黃小勇說。

 

第三,規范和改革公務接待工作。嚴格報批手續,規范接待程序。國內公務接待嚴格按標準實行工作餐,提倡自助餐。采用政府采購方式確定公務接待定點飯店,制定定點飯店目錄。“公務卡改革會再深化,逐步將公務接待費納入公務卡結算范圍。”

 

從各種報道披露來看,目前公務接待浪費現象依然普遍。黃小勇建議,一要嚴格規定公務接待的范圍、規格和標準;二要從預算管理上加強約束,對公務接待經費在財務上單獨列項,嚴格接受權力機關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三要改革創新公務接待模式,逐步推行接待集中統一管理,降低接待費用。

 

對此,黃小勇還建議,鑒于基層單位相當一部分公務接待是“被逼出來的”。在當前轉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基層要爭取更多的財政支持,必然要細心接待上級領導。因此,規范公務接待和降低公務接待開支,還需行政體制改革的支持。

 

第四,從嚴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從嚴控制辦公樓維修項目;嚴禁超標預算超標裝修辦公用房;嚴格控制業務用房規模,禁止借建造業務用房之機違規建設辦公用房。

 

據權威人士介紹,在2010年底前,除已批準開工建設的項目外,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再新建、翻擴建、遷建、購置辦公樓及培訓中心、賓館、招待所等樓堂館所。

 

第五,解決各種慶典、節會、論壇過多過濫問題。嚴格審批程序、嚴格經費審核。“未經中央或省級主管部門批準,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舉辦、參與和贊助舉辦此類活動。經批準舉辦的,也要從嚴控制規模和經費支出。”

 

此外,濫用政府資金、向企業和個人攤派費用舉辦慶典、節會、論壇活動等問題,將會被嚴查。

 

最后,中央還要求進一步控制一般性支出。繼續壓縮公用經費,在按編制增人增支核定部門公用經費的基礎上,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2010年公用經費預算壓縮5%,項目支出預算原則上零增長控制。

 

同時,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小金庫”也是治理重點,并向社會團體和國有控股企業延伸,切實從資金來源上堵塞漏洞。

 

配套措施還須及時跟進

 

從本刊記者調查情況來看,要使創建節約型機關落到實處,還需更多配套措施跟進,比如建立科學的黨政機關績效評估體系,將資源節約責任和實際效果,納入各級黨政機關工作目標責任制和領導干部的考核體系中,等等。

 

“在中央提出要求后,后續配套措施也應及時跟進。”胡仙芝舉例,比如在嚴格控制因公出國方面,69日,中央紀委印發了《用公款出國()旅游及相關違紀行為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用公款出國()旅游及相關違紀行為作了規定。

 

“這個懲罰措施具有一定的震懾力,亦能對中央厲行節約的總體部署起配套保障作用。”胡仙芝認為,“針對其他方面的規定,同樣也需有專門的界定和相應的懲處條款。”

 

“中央應把對能源的珍惜及節約,納入整體工作的部署與開展中去。”魯照旺說,“同時也應注意到,在黨政機關的開支中,預算外資金仍有較大操作空間,所以降低的費用不能限于預算內開支,預算外的開支也應統一進來。”

 

“一切財政資金本應全部納入預算范圍進行管理。但在實踐中,總有一部分財政資金是游離在政府預算之外的。”魯照旺指出,“對預算外資金的具體處理由于缺乏相應的懲罰措施,也削弱了應有的威懾力和可操作性。”

 

受訪專家認為,黨政機關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政務信息必須公開。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坦言:“黨政機關行政成本不透明,很多開銷不在預算內。由于預算外收入的不透明、不公開,財政收入到底有多少錢誰都不知道,用多少自然也不知道。行政開支等政務公開化內容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以提高行政開支的透明度。”

 

“建設節約型政府,政府部門固然要堵塞管理漏洞、提倡節儉意識,但也要加強外部監督,在他律方面有所作為。”胡仙芝認為,“遏制行政機關奢侈浪費之風,還要將其納入法制軌道,關鍵要強化人大的預算審查與監督。”

 

據悉,按中央要求,1130日前,各地區各部門要將落實厲行節約要求情況,報中央紀委、監察部和財政部。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 | 精品福利一区3d动漫|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幼香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欧美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三斤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欧美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8x8x华人永久免费视频|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校园春色| 日本电影痴汉电车|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23| 欧美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男人天堂资源站| 公交车忘穿内裤被挺进小说白|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国产做受视频120秒试看|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正在播放国产美人| 俄罗斯小小幼儿视频大全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 一级呦女专区毛片| 新人本田岬847正在播放|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最新jizz欧美|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法国性经典xxxxhd|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