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25省份GDP出爐 經濟結構優化態勢進一步確立
一季度25省份GDP出爐 經濟結構優化態勢進一步確立
近日,全國31個省份陸續公布了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除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河北、浙江等5個省區市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外,其余25個省區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放緩。
有關專家表示,一季度GDP在全年經濟總量中的占比并不高,加之各地已經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因此,盡管多數省區市一季度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完成全年增長目標的壓力并不大。對于各省區市而言,在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快謀求結構轉型升級,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同比增長7.0%。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多數省區市經濟增速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東部地區,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速為7.2%,與去年同期持平;河北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個百分點;浙江省同比增長8.2%,比去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其余東部省份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中西部地區,除寧夏和西藏同比增速微漲以外,其余省區市同比增速也有不同程度放緩。
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東北三省的經濟下行壓力則明顯加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分析說,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在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以后,其抗風險能力、抗市場沖擊能力相對比較弱。隨著大宗原材料價格下滑,以及鋼鐵、水泥、化工產品價格下滑,該區域經濟短期面臨著不少壓力。
盡管多個省區市的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我國經濟結構優化的態勢得到進一步確立。從宏觀上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8.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裝備制造業增長7.7%,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0個和1.3個百分點。
從各省區市的情況看,結構調整的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雖然同比增長6.8%,低于7.0%的全國平均增速,但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了15.3%,高耗能行業同比下降4.5%。
一些傳統工業大省的經濟結構調整也初見成效。一季度,河北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提高。河北省統計局副局長楊景祥表示,一季度,河北省服務業占比不斷提高,工業技改和高新技術投資使投資結構更加優化,在爬坡過坎過程中,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逐步增強,新的競爭優勢正逐步形成。
盡管當前各省份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從未來發展趨勢看,中國經濟保持穩定的潛力和條件是存在的,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增長動力的基本面并沒有根本改變。
二季度,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戰略規劃的落地,政策疊加效應持續釋放,各省區市經濟運行環境將好于一季度,經濟運行也將有所回升。
專家指出,當前,投資在我國經濟增長中仍將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不過,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各地在穩增長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做好定向調控、精準發力。此外,對于一些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資源的省份,則應該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實現產業多元化,擺脫對資源的依賴性,加速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