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連出“組合拳”穩增長
發改委連出“組合拳”穩增長
發改委昨日一口氣發布了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文件,既有諸如交通運輸建設的穩增長“項目清單”,又有“放松城投企業債審批”等促改革的配套政策,“雙輪驅動”意圖盡顯。記者從權威渠道證實,接下來發改委還會推出“新一批工程包”,除了包含城市軌道建設、現代物流之外,還有新興產業等
⊙記者 于祥明 ○編輯 秦風
政策來得恰如意料之中,但來勢之猛卻在意料之外。
昨天,發改委放出了穩增長的一攬子政策——一口氣發布多個文件,既有諸如交通運輸建設的穩增長“項目清單”,又有諸如“放松城投企業債審批”等促改革的配套政策,“雙輪驅動”意圖盡顯。
記者注意到,在穩增長“項目清單”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關于當前更好發揮交通運輸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的意見》(下稱《意見》)。僅此一項就包括八方面內容,三十條措施。如要積極推進三大戰略重大項目,包括:“一帶一路”交通走廊,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同時,加快建設中西部(含東北)交通重大項目。
《意見》還強調,要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合理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積極發展現代有軌電車;鼓勵開行市郊快鐵,年內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鄭州等鐵路客運樞紐,增加市域(郊)快鐵開行對數;研究建設貨運機場;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全面推進交通智能化,實施交通“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區域“一卡通”工程;改造升級運輸裝備。
區域經濟引領“鐵公基”項目
改革與穩增長是今年宏觀經濟運行的兩大主要任務。此次發改委一口氣發布的多個文件,除《意見》外,還發布了《關于開展物流園區示范工作的通知》、《關于充分發揮企業債券融資功能支持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通知》等等。
這其中,《意見》最為引人矚目,其特點是從區域經濟引擎入手,引領“鐵公基”項目落地,即“加快實施交通重大項目,支撐國家重大戰略”。
具體來看,包括:“一帶一路”交通走廊,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同時,加快建設中西部(含東北)交通重大項目、推進實施新型城鎮化重大項目等。
“發改委會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充實和完善政策工具箱。政策預研和儲備都比較充分,還有較大的政策空間。只要應對得當,能夠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局長李仰哲說。
而在記者看來,三大戰略重大項目每一個都相當有“含金量”。
以“一帶一路”交通走廊為例,《意見》提出“推進中老泰、中蒙、中俄、中巴、中吉烏、中哈、中塔阿伊、中印、中越等互聯互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中俄、中哈油氣管道。依托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福建為核心區,以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舟山、福州、廈門、深圳等沿海港口為節點,構建對內連接綜合運輸大通道、對外輻射全球的海上絲綢之路走廊。建設環繞我國大陸的沿邊沿海普通國道,研究建設沿邊鐵路,研究瓊州海峽、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
再如,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意見》提出:加快北京新機場建設,推進北京至霸州鐵路、北京新機場軌道交通快線等配套工程;建設北京至唐山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天津至石家莊、天津至承德鐵路,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開工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改造普通國道“瓶頸路段”。
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向記者表示,自去年底以來,決策層就在穩增長項目上做了“儲備”,而5月份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就是“穩增長”。
促改革穩增長還有“組合拳”
“進入二季度以來,國家發改委已經陸續召開了三次新聞發布會,既有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又有探討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安排;還有推進特許經營立法和藥品價格改革等具體領域的改革措施,這些都對宏觀經濟起到積極影響。”發改委投資研究所一位專家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改革與穩增長齊頭并進,一系列的舉措浮出水面之后,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組合拳”。
事實上,就在《意見》出臺前一天,國家發改委在官網公開發布PPP推介項目,共計1043個,總投資1.97萬億元,涵蓋水利、市政、交通、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等多個領域。所有項目均明確所在地、行業、建設內容及規模、政府參與方式、擬采用的PPP模式、聯系方式等信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及運營。
再者,為進一步發揮企業債券在促投資、穩增長中的積極作用,支持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融資,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改委還發布《關于充分發揮企業債券融資功能支持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通知》。就在該通知發布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召開了促投資穩增長電視電話會議。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要求各地把促投資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狠抓政策落實作為促投資穩增長的重中之重,積極作為、勇于擔當,努力擴大有效投資,切實發揮投資穩增長的關鍵作用。
單從穩增長角度來看,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發改委已陸續推出“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領域消費工程”。前者涉及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健康與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和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等;后者包括信息消費、綠色消費、住房消費、旅游休閑消費、教育文體消費和養老健康消費等。
記者從權威渠道證實,接下來發改委還會推出“新一批工程包”,除了包含城市軌道建設、現代物流之外,還有新興產業等,在“穩增長”之外,更著眼于“調結構、惠民生”。
實際上,這一思路在《意見》中也有體現,即為“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
《意見》提出,合理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鼓勵開行市郊快鐵、研究建設貨運機場、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同時配建電動汽車充電位)、全面推進交通智能化等等。其中,在智能交通層面,《意見》提出,實施交通“互聯網+”行動計劃,研究建設新一代交通控制網工程。建設多層次綜合交通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票務平臺、大數據中心,逐步實現綜合交通服務互聯網化。實施區域“一卡通”工程,建立交通基礎設施聯網監控系統,加快推進高速公路不停車聯網收費系統(ETC)建設。
“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改委也已經做了相當多的調研工作,接下來應該會有好戲看。”一位接近發改委的專家向上證報如是說。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