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專題(上)
編者按:第十四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如期開幕,本次車展都有哪些特點?長安、大眾、東風等品牌都在車展上展出了哪些車型呢?本報記者帶您走進車展。
國產汽車參展陣容強大
本報訊記者梁帥報道4月19日,以“創新·未來”為主題的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車展)如期開幕,展會一改大牌廠商、豪車、名車稱霸的局面,國產車參展陣容強大,成為本屆上海車展的焦點之一。
本屆上海車展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上海市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主辦。據主辦方介紹,本屆上海車展展出規模達23萬平方米,比上屆增長35%。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2000家中外汽車廠商齊聚上海車展,創歷屆上海車展之最,也讓本次車展成為今年全球規模、影響力最大的汽車展之一。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屆上海車展主辦方首次將中外汽車公司安排在同一個展廳,國產車的精彩表現成為本屆車展的一大亮點。在展出規模方面,國內6大汽車集團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廣汽、北汽再次齊聚,均以集團陣容高調亮相,并再次刷新參展規模,全力推出自己研發或已經量產的國產汽車。一汽和東風兩大集團參展面積(含室內外)分別超過了3000平方米;上汽集團和上海通用延續“上汽通用聯合館”的傳統,占據了整個E1館。吉利汽車在成功收購沃爾沃乘用車品牌之后,積極要求擴大規模,本屆達到3000平方米,將攜36款最新車型以超強陣容參展。奇瑞汽車的參展面積也達到2600平方米,長城汽車面積近2000平方米,充分彰顯國產品牌的信心與實力。此外,國內其他國產汽車也競相參與,比亞迪、華晨、江淮、海馬、東南、力帆、哈飛、眾泰、柳汽、金龍等紛紛擴大規模,推出各自的新車。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上海車展出現了一些全新的汽車品牌,如長安與標志雪鐵龍合作的DS品牌,東風與裕隆的合作品牌等,都是首次亮相上海車展。除了國產汽車外,新能源汽車成為展會又一大亮點。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能源帶來的危機引起了車企的廣泛關注,各大汽車廠商也都帶來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最新成果。
由于日本地震和核危機的影響,本屆上海車展日系車企的表現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從參展情況看,日系車并未因地震和核危機而放棄參展,與此相反,豐田、本田、日產等均攜旗下品牌高調亮相。其中,豐田將攜手一汽豐田、廣汽豐田、雷克薩斯品牌在4900平方米展臺上展出60余臺車輛。在上海世博會上廣受好評的豐田“伙伴機器人”也將向廣大到場觀眾展示自己的魅力;本田公司攜廣州本田、東風本田、謳歌同臺展出;日產汽車將攜東風日產、英菲尼迪傾力投入,展出規模3000平方米,包括1款全球首發量產車、1款純電動概念車和新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其他經典車型與熱銷車型也都悉數出場,展現了日系車企積極應對災難的堅定信心。
本屆上海車展展車數量達1100輛,包括全球首發車75輛,其中國際汽車公司全球首發19輛,國內車企全球首發56輛。
長安汽車展現強大研發能力---3款概念車有望2年內量產
本報訊記者梁帥報道長安汽車推出的3款概念車將有望2年內量產。近日,長安集團董事長徐留平在上海車展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概念車往往代表了最前沿的技術和最新的理念,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國產汽車技術隨之快速發展。在本屆上海車展上,長安汽車玩起了概念車,面向全球首發Voss、Sense、Clover等3款概念車,并展示了智能駕駛和綠色循環等多種前沿技術,體現了長安汽車強大的研發能力。
在長安汽車發布會上,長安集團董事長徐留平還現場當起了講解員:“Clover是一款搭載了全球領先純電動技術的概念車。采用永磁同步電機,具有扭矩大、效率高、體積小、發熱量小等特點,參與未來10年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競爭都不會落后。這款車配備了具有領先水平的電池及管理系統和熱管理系統,保障了整車關鍵零部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徐留平告訴記者,長安汽車推出的3款全球首發概念車Sense豪華概念車、Clover純電動概念車和Voss商務概念車,集中彰顯長安汽車對于時尚、動感汽車設計的極致追求,代表了長安汽車未來的產品研發方向,1-2年內這3款車就會實現量產。
記者在現場看到,Clover造型簡約流暢,黑白相間的內飾色調格外時尚;Voss具有富麗堂皇的內飾和采用了高級皮革與木紋的后排座椅,可變的座椅還可把車內布置成一個會議室。據介紹,Voss具有沖擊感的外形設計符合職業經理人的氣質,而箱型高級商務車的大氣外形風格,則被徐留平稱為“迎送VIP客人,兼用作總裁辦公室的高級商務車非常合適”。Sense則是長安發力高端市場的旗艦車型,它擁有各種智能配置,預示了長安汽車豪華轎車的設計風格與理念。
記者在長安汽車的展臺還看到了曾經只有在科幻電影里才能見到的“未來汽車技術”——InDrive智能駕駛系統。該系統通過智能巡航技術,不間斷監測前方車輛的運動狀態,可以減輕駕駛疲勞,有效為駕駛者保駕護航。
車展上,“大黃蜂”和姚明這2個巨人獲得了全場最高人氣。■攝影 梁帥
造價值經典汽車,促人、車、社會和諧---
一汽大眾20年贏得500萬用戶
本報訊記者梁帥報道近日,記者在本屆上海車展上了解到,一汽大眾成立20年來,用戶已達500萬。
2011年恰逢一汽大眾成立20周年。一汽大眾總經理安鐵成表示,這20年來,一汽大眾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始終不斷進取,希望通過“轎車”這個紐帶提高國人的生活品質,帶給每一位用戶全新的汽車生活和美好感受。
憑借過硬的產品體系、完善的服務體系以及獨具創新的品牌理念,一汽大眾旗下捷達、寶來、速騰、高爾夫、高爾夫GTI、邁騰和CC等車型滿足了不同層次的中國普通消費者的購車需求。TSI+DSG動力總成技術、激光焊接和空腔注蠟等先進制造技術的運用,更是讓消費者獲得更方便駕駛的同時,享受著汽車生活的舒適與安全。
截至目前,一汽大眾已經贏得了接近500萬用戶的信賴和選擇。可以說,一汽大眾不僅在每一個細分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更以突出的品牌價值和領先的創新價值,為消費者帶來了美好的有車生活享受,實現了汽車理性價值與感性利益的最佳融合。
安鐵成說:“創新,是對美好信念的堅持,也是永遠前行的態度。消費者的美好感受是驅動一汽大眾20年來不斷通過領先的技術、精益的制造、嚴謹的服務,去履行對消費者的鄭重承諾和執意打造高品質汽車的真正動力。我們很欣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在享受由一汽大眾帶來的美好汽車生活。”
據了解,本次車展一汽大眾攜旗下CC1.8TSI、CC2.0TSI、邁騰1.4TSI+DSG、速騰1.4TSI+DSG、高爾夫、高爾夫GTI、寶來Sportline、寶來1.4TSI+DSG等8款車型亮相。
“兩顆引擎”開啟納智捷智慧車時代
---全新品牌東風裕隆納智捷首次亮相上海車展
本報訊記者梁帥報道近日,東風與裕隆的合作品牌納智捷首次亮相上海車展。新的品牌帶來了新的技術和理念,在納智捷的展臺前,一款擁有兩顆引擎的新車引得現場觀眾爭相駐足。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新發為記者介紹了“兩顆引擎”的定義:兩顆引擎,一顆是2.2LTurbo動力引擎,另一顆是以Think+為核心的智能引擎。吳新發表示,納智捷的發布將開啟一個屬于智慧車的時代。納智捷是世界第一個跨越汽車與IT兩個產業進行研發的品牌,與全球知名智慧手機龍頭HTC(宏達國際電子)共同創造出全面性車用整合信息的云端平臺。
據了解,以“打造倍受尊重的華系汽車”為己任的納智捷首次參展即帶來全球首發的概念車neora,此外,納智捷大7SUV、納智捷大7CEO和納智捷大7MPV電動車等車型也同步亮相。
據吳新發介紹,納智捷以THINK+智能引擎為核心,整合23顆車載計算機、8顆360度環視智能電眼、BOS+剎車優先系統、EagleView+360度環景影像系統、SideView+車側安全影像輔助系統、NightVision+高感光夜視輔助系統、LDWS+行車偏移偵測警示系統等,為停車、行進、夜晚等各種情況下的駕駛提供全方位的智能解決方案。即將量產的納智捷大7SUV上,還將在臺灣車型的豪華配置上,進一步加配EPB電子式手剎等智慧科技裝備。
新聞發布會中,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杰公布了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有限公司中期事業計劃,每年將投放1款—2款新車,在5年內銷量達到20萬輛以上,銷售收入要達到250億元。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臨江工業園區,一期建設規模為年產各類乘用車12萬輛和配套的12萬臺發動機,產品涵蓋運動型乘用車、多功能乘用車、轎車及純電動汽車產品。
據了解,東風裕隆公司未來將致力于發展高端華系汽車,在生產高端、智慧汽車產品的同時,還將推出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著眼全球市場,發展合資雙方共同注冊和擁有的“納智捷(luxgen)”品牌。
圖為納智捷內飾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