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加快融入“互聯網+”
中國車企加快融入“互聯網+”
新華網長春7月17日電(記者孟含琪)也許兩三年后,中國汽車界將建成一座航母級汽車云服務平臺:它有社交、電商,及O2O服務等功能,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享受購買、維修、保養升級、租賃等一系列汽車消費的全場景服務體驗。
這一設想并非空想。中國國有獨資公司華晨汽車率領旗下的申華控股,近日聯手惠普中國等公司簽署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共同打造融合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汽車服務為一體的汽車云服務平臺。
業內人士樂觀預計,大數據、互聯網“碰撞”汽車行業,推動中國汽車制造、汽車服務及汽車消費全產業鏈升級變革的時代已經到來。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6月,汽車產銷量環比下降,同比繼5月后再次雙雙下降。上半年,汽車產銷增速比上年同期明顯回落。
“在中國內地汽車銷量日益飽和、自主品牌銷量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布局互聯網進行轉型升級,是面對日趨激烈競爭構建根本優勢的有效途徑。”在第十二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不少自主品牌銷售負責人對記者這樣說。
事實上,很多自主品牌已創新嘗試“互聯網+”領域,以期在汽車銷售、服務市場上多分一杯羹。
“我們通過類似O2O的模式實現了銷售增長。”長春達順比亞迪4S店負責人孫書博說,4S店積極開拓以太平洋汽車網、易車網、網上車市等網絡平臺,擴大汽車品牌的知名度和宣傳力度。很多不愿意一家家跑實體店看車的消費者在網絡平臺表達購買意向后,4S店再進行回訪邀約。如今7成以上銷量均由O2O模式完成。
“現在很多客戶都通過網上下訂單、實體店提車完成購物流程。這樣的優惠幅度也比傳統購車方式更大。”長春億勝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單武龍說。
“每年我們支付三家汽車銷售網絡平臺的成本費用在8萬左右,遠低于平臺銷售獲得的收入。”上汽通用五菱特約經銷商、吉林省紅日車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宏說,“一些品牌已進駐天貓、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未來還會有更多汽車品牌涌現。”
為什么選擇電商方向?陳宏等給出答案:可以降低成本、加快汽車市場信息透明化,進一步整合產業資源。
“現在一個實體店配備近2000平方米的建設和10多個工位,成本動輒千萬元。隨著汽車保有量逐漸加大,土地租金、人力成本等不斷上漲,告別傳統4S店的模式已成為公認趨勢。”他說。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4S店保養汽車一次性花費就高達千元以上,但這一價格并不透明。如果建立一個聚集眾多商家的汽車后服務電商平臺,消費者進入系統后可對應找到匹配服務,清晰知曉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信息,就可獲得更多選擇,也有助于整合資源,搭建一個安全有保障的消費平臺,形成良性競爭市場。
“隨著大數據和互聯網不斷滲透汽車領域,必將打破并優化行業現有格局,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健康、成體系的銷售服務。”單武龍說。
為了早日構建這一良性的生態圈,陳宏建議要加緊完善服務體系。“互聯網營銷必須重視品牌信譽和服務標準建設,完善行業服務理念,同時配備專業的電商銷售服務團隊,增強客戶滿意度。目前一些汽車品牌‘觸網’后遭遇發展瓶頸,多數問題源于服務規劃不清晰。”陳宏說。
“我預想未來,4S店規模將不斷縮小,像香港大街上僅有一個展廳、兩個工位的實體店一樣;而互聯網+汽車的規模逐漸擴大,消費者可在網上輕松享受從銷售到售后一條龍服務。”孫書博說。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