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曲阜:“任何人都可以監督我們”
本報記者王曉清袁瑞娟通訊員顏世國
“曲阜的政府采購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記者在山東省濟寧市采訪電子化平臺建設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市能與濟寧市進行遠程視頻評審系統對接的縣(市)只有兩個,而曲阜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個縣級市,曲阜的電子化平臺建設有何與眾不同的地方呢?記者日前趕赴曲阜市進行實地采訪,發現將政府采購等項工作納入其中的曲阜招投標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已經建立起包括電子監控系統、招投標管理軟件等一整套的電子化平臺,所以率先與濟寧市先進的電子化平臺對接也就不足為奇了。
電子監控系統“曬招標”
記者在曲阜市招投標交易中心參觀時發現,該中心的評標區設有電子門禁,無關人員不得擅入,評標專家及有關工作人員憑指紋識別核實身份方能進入評標區。
“這只是我們硬件設施的一小部分,我們的電子監控系統,可以實現項目開標視頻直播。”該中心副主任顏世國一邊帶記者參觀一邊介紹道:“中心目前安裝了19個攝像頭,你一進入就處在視頻監督之下,尤其是對評標、開標等重要環節,電子監控系統會進行全程錄音錄像,以視頻和書面文檔形式留存,視頻細致到可以看見桌面上紙張的字跡。整個評標過程有無干擾或傾向性發言等,都有據可查。”
“通過這個平臺,不只是市長、紀委書記可以對我們的操作一目了然,任何關注政府采購的人都可以監督我們。”曲阜市招投標交易中心主任牛福順說。他舉了一個例子,2010年3月份曲阜市陵城鎮程莊新村住宅樓工程施工招標就讓村民觀看了整個過程。該項目使用的是村莊搬遷專用資金,涉及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住宅建設,村民們一開始顧慮很多。于是中心邀請了村民代表、村干部代表等10余人在現場監督開標,驗證過程,開標現場還向社會公開視頻播放。代表們在監控室實時觀看評標過程,心里有了底,對通過招標選擇的施工隊伍也放心了。
“我們就是要讓大家看到,招標不是哪個人說了算的,過程要按照公正、有序的制度和程序運行。”牛福順說。
專家評標保密“有法寶”
除了監控系統,記者在現場還看到中心建立了門戶網站、招投標管理軟件等設施。“曲阜作為一個縣級市,專家數量有限,通過這個遠程視頻評審系統,我們可以充分借助濟寧市的專家庫。市里的評標專家可以通過網絡視頻對話系統,在濟寧市的政府采購中心實行異地評審。這樣不但降低了異地評標的成本,也使得專家的保密性和公正性有了進一步的保障。”牛福順談起了他對遠程視頻評審系統的理解。
他還向記者介紹,專家的保密性問題中心擁有自己的一套“法寶”,即利用招投標管理軟件的專家隨機抽取和自動語音通知系統,使專家評委的抽取和通知全過程實現人機對話,抽取名單密封打印。
牛福順介紹,利用該系統,開標前某項目需要的專家人數、專業類別輸入程序,由抽取人輕點抽取鍵后,電腦隨機從專家庫中逐個抽取,專家根據自身情況按鍵確認。抽取時,電腦顯示屏上有關專家的姓名、聯系方式等信息均不顯示,由星號代替。抽取完畢后,由專門的雙層密封打印紙打印,看不到所抽取專家的信息,直到約定的專家簽到時間,由工作人員在所有現場監管人員見證下,拆開密封紙對專家點名確認。
“這就做到了評審前專家對所評項目以及抽取人對專家信息的雙向保密。”牛福順說:“電子化平臺的完善,將會使招標采購活動更加科技化、精細化和規范化,我們可以坦然面對任何人的監督。”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