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穎:扛起產業報國大旗
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汪東穎
2010年12月6日,我國首臺自主可控奔圖打印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布。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右四)出席發布會。
■本報記者 范春榮 梁爽
“如果有需要,我們將毫無保留地向國家開放源代碼。”汪東穎的答案簡潔而肯定,一如他絕不拖泥帶水的行事風格。作為我國第一臺自主可控打印機的掌門人,汪東穎在這一刻深刻地體會到“有”與“沒有”之間的差別,也為自己和同事們過去5年的努力奮斗而驕傲。
事實上,面對同樣的問題,壟斷著全球打印機行業的幾個國際巨頭以前幾乎異口同聲地給出了否定的說法。然而,在奔圖打印機問世之后,國際巨頭們不但盡釋前嫌,而且還主動約談奔圖打印機,共商是否開放源代碼等行業發展大事。
當然,奔圖打印機的誕生和開放源代碼態度讓國家有關部門感覺異常地給力。畢竟,在伊拉克戰爭中,由于打印機泄密致使美軍獲悉大量伊方軍事情報,從而加速伊拉克敗局,這樣的事實曾經真實地發生過。
柳傳志相中的人和事
走進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奔圖打印機的母公司)位于珠海市香洲區的辦公樓,進門便會看到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親筆為奔圖打印機題寫的“自主創新、產業報國”八個行書大字。
早在2006年,剛開始探討研發打印機之事時,就受到了聯想投資公司的關注,并注資成為股東。2010年12月6日,奔圖打印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辦的發布會上,柳傳志不但親自出席,而且用一句話“事為先、人為重”在眾人面前力挺汪東穎的團隊及奔圖打印機。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件事和一群人,讓柳傳志這位中國IT界教父級的人物如此高看一眼?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在珠海開始了深入的采訪。
除了業內人士,可能很少有普通消費者知道,打印機是一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行業,特別是激光打印機,是一種集激光成像技術、精細化工技術、精密機械技術和集成電路技術于一體的高技術含量的科技產品。
在奔圖打印機問世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韓國掌握這項技術。“汪總,您的這臺打印機很厲害啊!全世界能造洲際導彈的有4個國家,而能自主生產打印機的也不過是4個國家。”記者的這個開場白,讓汪東穎欣喜,并略帶些不好意思。
“現在從各方反饋信息上看,我們為這件事情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汪東穎這樣總結奔圖打印機的上市。“產品在人民大會堂發布后,市場反映可以用‘熱捧’來形容。由于先前對市場需求預估不足,現在是加大馬力開工,但也供不上貨。你看,等著出貨的車都排在下面。”汪東穎站起來,指著樓下的貨廂車說。透過他辦公室的窗戶,可以觀察到工廠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是掛滿衣服的職工宿舍。
事實上,貨供不上只是奔圖打印機上市之后的一個小小的沒想到,更讓汪東穎和他的同事們意外的是,國家主管部門和打印機行業對此事的反應:發布會前后,汪東穎和他的同事們受邀幾上北京、廣東,帶著打印機向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發改委、國家保密局、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廣東省科技廳等相關部門作專題匯報,在珠海也接待了多批領導的考察,并獲得多項支持和鼓勵,占地400多畝的賽納打印機產業園也已開工。打印機行業協會還就該行業有關發展趨勢的關鍵問題與汪東穎及其團隊進行溝通。甚至一些國際打印機巨頭放下了此前在耗材領域中的不快,盡釋前嫌,主動示好。
這些利好的趨勢,讓汪東穎始料不及。“這就好比過河,如果你永遠都在河的一岸,那你就永遠沒有跟對岸人對話的權利。”
“不能永遠做跟隨者”
2008年,在完成了大量基礎技術和專利儲備后,汪東穎決定向耗材的上游產業打印機行業進軍。這一決定,不但遭到了內部董事會的反對,而且受到了朋友們的勸阻。“別傻了!這是國家該干的事,砸進去幾個億可能都聽不到響聲。此前那么多大名鼎鼎的國內IT企業都沒敢觸及的行業,你們憑什么做?!”
董事會的反對和朋友的勸阻并非沒有道理,相對于其他IT產品而言,打印機行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一是專利壁壘,一臺小小的打印機就有十幾萬項專利,這些專利個個都能成為后來者進軍該行業的“定時炸彈”。二是技術壁壘,僅激光打印機一項就需要解決包括集成電路設計技術、軟件控制技術、激光掃描成像控制技術、精密機械驅動部件定位精密和微脹度的控制技術、精細化工的化學合成技術等在內的大量技術問題,以及技術銜接與品質穩定問題。三是獨特的贏利模式,“一分打印機,二分維修,七分耗材”的贏利模式,讓跟進者的進入成本非常高,如果沒有雄厚的財力根本等不到賺錢的那一天。
面對這些爭論,汪東穎的做法是“不爭論,先論證”。汪東穎親自組建了一支十幾個人的團隊,對打印機進行專利排查,經過1年多的努力,論證結果顯示,利用公司在通用耗材領域專利方面的積累可以突破打印機的專利壁壘。這一結果讓整個董事會非常振奮,隨后布置了可操作性的執行計劃:首先,與專利所有人洽談部分獨有專利的購買和使用事宜;其次,組織技術力量適度與其他廠商合作,攻克引擎的技術壁壘;再其次,著手解決微電子和硬件方面的技術難題;最后,進行技術成果轉化。
“面對這樣一個行業,是什么原因讓您一定要冒這個風險?”記者的提問,讓汪東穎回憶起一個小故事: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汪東穎結識了一位專門從事圓珠筆出口貿易的浙江商人。交談中,他告訴汪東穎,自己工廠生產的圓珠筆芯是以每支8分(人民幣)的價格出口到國外的。為了保證企業利潤,工廠每年要生產5000萬支圓珠筆芯。“15億支!這是什么概念啊?我們得消耗多少人力和物力?中國如果一直徘徊在科技含量低的下游產業鏈上,就永遠無法改變成為他人產業勞工的命運。”談起這些,汪東穎痛心疾首。
“所以,有些事情必須做,既然是這樣,我們離打印機行業最近,那我們就要先做起來!”汪東穎告訴記者,他們用5年的時間,完成了國外同行花10年時間才能走完的研發之路。在奔圖研發實驗室,記者見到了打印機研發成功時的第一臺樣機——外形稍顯古舊,頗似一部老式電話機。機器內部線路很多都是由焊點一個個焊接上去的,這樣的打印機大約有十幾臺,現在都已成為奔圖人的驕傲。
奔圖打印機從立項到研發成功,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上千項。為了使打印機更為易用,奔圖研發團隊著力解決了當前最流行的軟硬件與打印機的匹配問題,光是測試過的軟件,就有400多種,投入的軟件測試成員達100多人。“我們打印機事業部的工程師小任,1年內主動加班1000多小時,相當于125個正常工作日的工作時間。”盡管不是直接負責研發,但汪東穎對這些細節還是如數家珍。
打印機研發成功并上市之后,汪東穎和他的團隊引來了無數人的關注。面對榮譽,汪東穎是這樣評價他們這群人的,“其實,我們的團隊都是很單純的人,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所謂單純,并不是一味一廂情愿地相信世界美好,而是在曾經滄海、千帆過盡之后仍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汪東穎和他麾下的打印機研發團隊,正是懷著這顆赤子之心,選擇了一條無比艱辛的產業報國之路。
產品勢能最為關鍵
開弓沒有回頭箭,奔圖打印機將朝哪個方向發展?
“提高產品勢能是奔圖不變的方向。”勢能是汪東穎傳遞給記者的又一個全新概念。
查閱相關資料后,記者得知,在物理學中,勢能指的是物體由于具有做功的形勢而具有的能。而在市場營銷領域,任何產品都是有價值的,當這種產品被市場接受后,交易中會產生一種讓渡價值,這種讓渡價值越大,對顧客就越具有吸引力。從顧客價值到產品價值,就形成了一種高低差,這種高低差便稱之為產品勢能。
在汪東穎看來,對一個成長中的企業來說,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三十六變”的營銷手段,目前擺在奔圖面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產品。只有不斷增強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即用產品說話,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在奔圖打印機誕生之初,不少業內人士先是質疑奔圖能否生產出打印機,隨后又對奔圖的產品質量產生了疑問。某打印機巨頭首席技術官是一位技術達人,對奔圖打印機產品興趣濃厚,曾多次前往珠海要求參觀樣機,為維護自身商業秘密,汪東穎婉言謝絕。可這位技術官并不就此罷休,無奈之下,汪東穎只好把一張由奔圖打印機打印的樣張拿給他看。高手過招,總是一步到位。這位技術官拿著樣紙,準確地說出了紙面上還留有輕微的底灰這一技術指標,并給奔圖打印機打出了80分的成績。“他不愧為業內高手,用肉眼就發現了一般需要經過儀器檢驗才能發現的輕微底灰。”技術出身的汪東穎言語間對這位前輩充滿敬意,“實際上,拿給他的是舊的打印樣張,當時已經解決了輕微底灰的技術問題。”經此一事,汪東穎更堅定了以產品為經營核心的信念。
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今后一段時期,奔圖旗下的高速打印機、彩色打印機、網絡打印機會相繼推出,從而形成完整的產品系列。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奔圖推出新產品的速度比行業內所有企業平均快了約6個月。
汪東穎告訴記者,奔圖最新的雙面打印機樣機也已經研發成功。“我們新的機器打印速度是很快的。”說到新產品的性能,他雙手平推,模仿打印的動作,快樂得像個孩子一樣。
這就是汪東穎和他的奔圖打印機——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汪東穎的26歲
1988年,22歲的汪東穎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珠海格力磁電擔任技術工作人員。幾年的基層實踐讓汪東穎對技術細節的掌握愈加熟稔,很快就升任部門技術主要負責人之一。
在一款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中,細心的汪東穎發現生產材料與產品要求的技術標準并不十分吻合,便主動與主管領導溝通,誰知領導并不認同他的觀點。產品出廠后,果然因生產材料的質量瑕疵被客戶全部退回。
事件發生后,公司領導火速召開技術會議。面對鴉雀無聲的技術員們,領導大發雷霆,指斥大家“一群廢物!”此時,年輕的汪東穎再也坐不住了,他一只手重重地拍在了桌面上,大聲與領導對喝:“我不是廢物!”之后,以3個月為限,立下軍令狀,解決產品問題,否則,聽憑處分。誰知,僅僅過去了不到2個月,生產材料問題便得到了順利解決。這件事不僅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更讓一眾同事對汪東穎刮目相看。
這一年,汪東穎26歲。
故事講完了,汪東穎卻似乎還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他說:“人到中年就會發現,其實,人的一生可以做的事情很少。對我來說,技術工作既是起點又是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你的理想才有可能去實現。我當時并非年少氣盛,而是有了十足的把握才立下軍令狀。”
交談中,筆者得知,盡管平時工作很忙,但汪東穎還是盡量抽出時間閱讀。他說,通過與先哲們對話,能讓人變得更加理性、睿智、從容、豁達,并不斷地自我反省。
之前幾次的擦身而過,汪東穎只給筆者留下了高大、和善的印象,而這次采訪讓筆者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汪東穎——堅毅、執著、腳踏實地。這些,恰恰是他送給渴望成功的年輕人的忠告: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當年,我們剛畢業的時候,想的是努力工作,多攢錢,讓父母今后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幾年后,想的是努力工作,爭取早日分到房子,娶個媳婦。再過幾年,想的是努力工作,為自己從事的行業、為這個社會的發展出一份力。無論你處在哪個階段,腳踏實地努力工作都是達成愿望、實現理想的前提。(沐瀾)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