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管理軟件市場份額全面趕超國外廠商
◎ 本報記者 陳昂
【引言】
從1988年用友等一批國內專注于會計電算化的軟件公司的誕生,國內管理軟件的發展之路已走到了第3個10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管理軟件發展狀況如何?用戶需求呈現什么樣的特點?國內產品好還是國外產品好?未來管理軟件的發展趨勢怎樣?這些關乎管理軟件發展的重大問題正成為當前業界討論的焦點。
為了對這些焦點問題進行深入而系統地研究和回答,計世資訊組建了專門的管理軟件發展狀況專項研究團隊,對此展開了專項研究工作,不僅對國內市場中主流的管理軟件產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而且對他們的產品、技術、服務和競爭格局進行了系統分析,最終形成了《中國管理軟件發展狀況調查報告》。本刊將從用戶需求、產品、技術、服務、廠商競爭5個方面分期進行報道,以饗讀者。
日前,由權威研究機構計世資訊發布的《中國管理軟件發展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國產管理軟件不僅在市場份額上已超越國外廠商,而且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也取得了全部或部分領先優勢。到2008年,中國通用管理軟件高端市場規模為19.98億元,中端市場為94.38億元,低端市場為8.34億元,總體所占份額為77.5%。其中,用友在全部廠商中位列市場份額第一。
國產占據高中低端市場主導地位
在管理軟件市場,針對高中低端不同細分領域的競爭一直是國內外品牌競爭的焦點。細分市場的品牌份額更被廠商和用戶所關注。
高端市場長期以來是國外品牌的優勢領域,SAP和ORACLE的客戶是集中于高端市場的大型企業,但近幾年隨著用友NC、金蝶EAS、浪潮GS、DCMS易拓等產品越來越多地贏得大型企業的認可,國內品牌在高端市場增長迅速。2008年國內品牌在高端市場的收入已達9.83億元,占高端市場份額的49.2%,已形成與國外品牌抗衡的競爭局面。國內廠商在取得營收和市場份額突破的同時,在房地產、建筑、銀行、證券、煙草、人力資源等擁有中國特色的典型行業領域更是取得了領先優勢。
在中端市場國內軟件處于主導地位,國外軟件僅占16.1%的市場份額,形成這一競爭格局的原因主要有2點:一是目前中端應用復雜程度有限,眾多品牌尤其是主流的國內品牌基本都擁有成熟的管理軟件產品能夠滿足用戶需要。二是國外品牌營銷人員和實施服務人員數量有限。因此,國內軟件在該領域占據了主導地位。
低端市場基本被國內軟件品牌所壟斷,國內廠商的總體份額達到90.4%。用戶應用選擇的理由很簡單,國內軟件能夠準確把握用戶需求的關鍵點,且性價比突出,所以即使SAP等國外廠商試圖加大SMB市場的推廣力度,但成效非常有限。
管理軟件產品朝集成化套件發展
管理軟件正朝集成化套件發展。計世資訊研究認為,未來管理軟件的產品組合框架將包括9大部分:業務基礎平臺、制造執行系統(MES)、ERP、CRM、SCM、OA、PLM,以及相應的行業解決方案和BI。
在管理軟件的功能廣度方面,當前主流的國內外管理軟件都已覆蓋比較全面,主流提供商都已推出自己的套件。總體而言,主流廠商的管理軟件套件覆蓋面比較全面,基本覆蓋8大部分,但目前均沒有推出MES部分。主流廠商近3年都在重點推廣自己的業務基礎平臺、行業解決方案和BI。國外提供商的產品在OA方面欠缺較多,而國內公司在PLM方面剛剛起步。
在管理軟件的功能深度方面,當前主流的國內外管理軟件都已覆蓋較深,控制力度較細。相對而言,在適合中國管理模式方面,尤其是在適合中國的企業業務模式及集團管理模式的需求上,用友等國內管理軟件提供商比SAP等國外廠商做得更好。但在跨國公司的管理模式方面,國外廠商要好于國內廠商。
國產管理軟件技術后發優勢顯現
當前管理軟件正處于第4個技術變革階段,即云計算變革時代。在這個階段,SOA和云計算技術將對管理軟件的開發、部署和應用,甚至是商業模式產生重大影響。但云計算變革目前還處于導入階段,其影響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當前主流的管理軟件產品都開始采用SOA理念和架構,并和Web2.0、通信技術深入融合。和Web2.0的融合表現在管理軟件開始和門戶、搜索、即時通信、網絡會議、電子郵件等互聯網技術整合在一起;和通信技術的融合表現在管理軟件開始和移動電話、固定電話、短信、彩信、WAP、IP電話等通信技術集成在一起。通過整合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管理軟件將自己管理的觸角從傳統的PC擴展到了電話、手機等終端設備。有些管理軟件提供商開始將自己的管理軟件和RFID、自動控制系統等設備聯系在一起。
相比較而言,在先進技術的應用上,本土管理軟件廠商應用有后發優勢。例如,在管理軟件的架構和UI等方面,國內廠商的新產品要優于國外廠商。在SOA和云計算的適應性方面,用友U9完全采用SOA理念和技術,這是本土管理軟件廠商在技術應用上具有后發優勢的突出表現。
滿意度國內廠商上升國外廠商下降
當前主流的管理軟件提供商都基本形成了成熟的服務框架。這主要包括服務類型、服務手段、服務能力和服務模式。相比較而言,國外管理軟件提供商在服務方法論和服務生態系統建設方面相對完善,但服務類型、服務手段的豐富性較差,而國內廠商服務類型和手段較多,服務網點覆蓋面廣,響應速度較快。
當前有2種主要的管理軟件實施服務模式:即交鑰匙模式和知識轉移模式。交鑰匙模式基本存在于以咨詢業務為背景的企業中,他們的方式是為客戶實現系統。因此其過程中的主體是供應商,客戶只是一個參與者和接受體。供應商以成果的方式向客戶交接實現的系統,而客戶更多的只是一個使用者。知識轉移模式主要存在于軟件系統的提供商,他們的方式是教客戶實施系統。因此它的過程中的主體是客戶本身,供應商的主要工作是培訓和教育客戶相關的產品知識、實施方法和后期維護的知識。中國用戶的消費特點決定了中國企業更適合知識轉移模式。
近2年國外廠商的用戶滿意度下降,而國內廠商滿意度上升。近幾年本土廠商非常重視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快速縮小與國外廠商服務人員的能力差距,同時在滿足本土企業個性化需求上作了很大努力,這些都大大提升了本土廠商的用戶滿意度。
該《報告》總結,中國管理軟件的用戶需求已進入一個新階段,呈現出5大特點,即應用更為深化、系統升級成為熱點、專業服務需求增長、本土化需求凸顯,以及選擇供應商更為理性和成熟。展望未來5年,用戶對管理軟件的需求還將持續擴大。預計未來管理軟件市場的品牌集中度會繼續大幅提高,領先廠商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競爭將更為激烈。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大,國內市場將繼續為國內廠商提供肥沃的土壤,國內廠商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擴大。但需指出的是,在全球市場,國內廠商跟國外巨頭們的差距仍然很大,所要走的路仍然很長。
說明:
1.本研究報告中,計世資訊對國內管理軟件提供商和國外管理軟件提供商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如不作特別說明,計世資訊分別選擇國內管理軟件提供商中市場份額最高的用友公司作為國內廠商的代表,選擇國外管理軟件提供商中市場份額最高的SAP公司作為國外廠商的代表。報告很多的研究會基于他們進行深入研究。
2.本報告中所有數據和結論來自于計世資訊的獨立研究,由于時間關系,未與SAP、用友等相關廠商確認。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