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四大舉措力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國務院四大舉措力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記者韓潔)針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22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亮出四項舉措,將在今年更大力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求更大釋放內需潛力。
分析人士指出,城鎮化是中國發展最大的潛力所在。當前中國仍處在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新型城鎮化的新意就體現在“以人為核心”,關鍵要抓住農民工融入城鎮的大趨勢。
近年來,伴隨戶籍制度、農村土地制度等改革的推進,我國正在逐漸打破城鄉二元制的“堅冰”。但要農村轉移人口能真正進城安家,與城市人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必須觸動更深層次的改革“硬骨頭”。
為此,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新年伊始亮出四項硬舉措:
——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對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的依法自愿有償退出機制。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全面放開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等落戶限制。
——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將棚改政策支持范圍擴大到全國重點鎮。降低準入門檻,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交通、地下管網等建設。運用“互聯網+”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高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擴大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范圍,積極發展中小城市,開展賦予鎮區人口10萬以上的特大鎮部分縣級管理權限試點,以特色城鎮發展帶動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
——完善土地、城鎮住房等制度,鼓勵地方利用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設立城鎮化發展基金。財政轉移支付、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中央預算內相關投資向轉移人口落戶較多的城鎮傾斜。為“新市民”更好融入“新城鎮”創造條件。
四項舉措中,最受關注的是如何保障好進城落戶農民的“三權”——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這關系到農民是否有積極性到城市落戶、戶籍制度改革能否順利推進。
“只有維護好農民的財產權益,農民進城落戶才能沒有后顧之憂。”浙江省諸暨市市委書記張曉強說,諸暨啟動的戶籍制度改革中,堅持把農村的“三權”確權作為改革重點,強調“三權”隨進城農戶走,保障農民獲得進城創業的第一桶金,并推動戶籍背后附著的33項社會福利改革,真正實現進城農民與市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務。
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趙民看來,在降低農民進城落戶門檻的同時,解決住房需求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將棚改政策支持范圍擴大到全國重點鎮……國務院部署的這些舉措將有效滿足城鎮低收入群體和“新市民”的住房需求。
城鄉協調發展不能城市一頭快,農村發展的短板也要補上。中小城市、特色城鎮的發展無疑將成為紓解大城市、帶動農村發展的有效環節。
“在廣大農村地區發展以現代化小城鎮和中小城市為主的就近城鎮化,有助于吸引一部分人就近打工,將農村地區與城鎮化結合起來,從而帶動農村地區發展,縮小城鄉差別。”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研究員胡序威說。
專家指出,國務院一系列舉措釋放出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積極信號,今年關鍵要將這些舉措落實到位。如會議所強調,國務院已頒布的居住證暫行條例,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抓緊制定細則,推出有別于以往各類暫住證、含金量更高的居住證制度,切實保障“新市民”的各項基本公共服務。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