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中國目前暴發寨卡疫情風險較低
世衛組織:中國目前暴發寨卡疫情風險較低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10日在北京發表聲明稱,鑒于中國和南美之間旅行人數眾多,中國出現寨卡病毒感染輸入病例當在意料之中。由于該病毒通過伊蚊傳播,而冬季非蚊蟲活躍季節,因此,中國目前發生寨卡病毒感染廣泛暴發的風險較低。
2月9日,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中國確診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這也是中國首例確診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據通報,該患者為男性,34歲,江西省贛州市贛縣人,為廣東省東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員,發病前有委內瑞拉旅行史。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內瑞拉出現發熱伴頭暈、頭痛癥狀,曾在當地醫院接受門診治療,后于2月2日從委內瑞拉出發,途經中國香港特區、廣東省深圳市,于5日抵達江西省贛州市贛縣,6日收入贛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離治療。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9日,國家衛計委組織的專家組確診該病例為中國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病情已明顯好轉。
中國隨即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了這一病例。
針對中國應對,施賀德表示,中國衛生主管部門已為應對此病例及更多的輸入病例做好準備。由于該病毒通過伊蚊傳播,而冬季非蚊蟲活躍季節,因此,中國目前發生寨卡病毒感染廣泛暴發的風險較低。
施賀德還稱,傳播寨卡病毒的蚊子與傳播登革熱及其他疾病的蚊子相同。中國已在控制廣東省等登革熱多發區的蚊蟲數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并將在此基礎上針對寨卡病毒做好工作。
施賀德指出,世衛組織總干事關于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IEC)的聲明針對的是與寨卡病毒有關的小頭癥(一種罕見的出生缺陷)聚集病例,而非寨卡病毒本身。在大多數情況下,寨卡病毒感染者表現輕微,患者可很快完全康復。
施賀德明確,世衛組織將繼續與中國衛生主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監測形勢變化,評估該事件對中國的影響。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