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寧:環境執法面臨地方政府經常性干預
環保部部長履新后首次亮相國新辦 召開中外記者發布會
陳吉寧:環境執法面臨地方政府經常性干預
昨天,環保部部長陳吉寧現身朝內大街225號,與中外記者面談大氣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問題。這是他履新環保部部長后首次亮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再有一周,陳吉寧任職環保部部長一職將滿一年。他坦言,環境執法確實面臨地方政府經常干預的問題。
談2015年底重污染天氣
應對能力不足
2015年底,全國多地出現重污染天氣,特別是京津冀一帶,去年最后一個月幾乎都與重霾為伴。環保部此前已多次解釋此輪重污染原因,昨日陳吉寧遭遇的“頭炮”還是這個問題。
陳吉寧說,去年11月底進入供暖季后,我國連續出現五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三次,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污染也很嚴重,有些局部地區出現爆表的情況,對老百姓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
對“受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這一首要原因,陳吉寧從混合層高度、濕度、風速三個專業角度解釋。2015年底發生重污染時,混合層高度大幅度降低,個別時段低至100米;特別情況下濕度達到90%以上;去年風速較常年同期偏低5%左右。這是強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氣候,極利于PM2.5的產生,“老天不幫忙”。
他還指出,對照過去五到十年的情況,2015年采取的措施對冬季特別是取暖季針對性不強,同時關于怎么樣應對重污染天氣,什么時候發布警報,采取什么措施,“我們的應對能力還是不足?!?/p>
陳吉寧表示,環保部把每一次重污染天氣都當做一次重要的社會實驗,組織專家、組織監測,進行全方位采樣分析,很精細地看哪些地方出現問題、什么原因,以便制定更好的方案。
談北京應急遭質疑
超過三天的預測有不確定性
環保部今年1月總結2015年治霾工作時曾表示,北京在2015年底重霾中,首次發布的紅色預警因為通知時間晚等原因略顯倉促。
“坦率地講我們現在能做到預測未來三天還比較準確,五天就比較困難。這就是為什么北京啟動預警的時候大家有很多質疑?!彼f,預測很難,目前我們的能力是三天比較準,超過三天就有不確定性,再長不確定性更大,所以大家要允許預測有錯?!邦A測可以有些問題,但是預測出現之后不能不采取行動,這是我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陳吉寧表示,北京去年遭遇的情況中,有一次是開始重污染,中間中度污染,后面濃度又上升,是一種新情況。針對目前預測三天較準、五天較難的問題,他透露,“三天沒預測到出現的重污染的問題,修正的過程怎么辦的問題,我們正在研究方案?!?/p>
談環境執法
三年時間完成全國所有地市督查
陳吉寧履新之后,其鐵腕執法的力度讓外界驚訝。他昨日透露,根據環保部的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715件,罰款數額達5.69億元;實施查封扣押4191件、限產停產3106件。
“我們希望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對全國所有地市進行一次督查,就是要落實地方政府的責任?!标惣獙幪龟?,在環境執法方面確實面臨著地方政府經常干預的問題。他表示,“十三五”中央有一個非常重大的環境制度改革即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這項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問題,解決地方對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干預。
工作重點
供暖季將重點做哪5件事?
對于當前尚未結束的供暖季,陳吉寧表示將重點做5件事:
一是京津和周邊的保定、廊坊、唐山、滄州4個城市,在3月15日前要執行統一的預警響應標準;
二是強化監測信息共享,今年1月底之前,所有京津冀地區的污染監測數據已經實現共享;
三是特別關注通過煙囪高空排放的污染物,要求京津冀國控企業的在線監測必須跟環保部聯網,不達標的要進行整治;
四是嚴格機動車監管,加大柴油車抽檢力度;
五是組織開展大氣專項檢查,打掉一批違法排污和不能夠限期達標排放的小企業。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鄒春霞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