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推進“僵尸企業”退出及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工信部:推進“僵尸企業”退出及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新華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月25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工信部部長苗圩介紹工業穩增長調結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路透社記者]:有一些報道說中央政府正在準備專項資金來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尤其是在鋼鐵行業里面。有一些報道說你們好像要準備幾百億人民幣來幫當地政府解決這些問題,你們能不能確認這個數字,也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這些資金是怎么用的,是用于人員的安置還是有其他的用處?第二個問題,關于你們最近發布的《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我們現在不是很清楚這些規定是涉及到什么樣的外國公司,是涉及到我們外國的新聞機構嗎?還是其他的外國的公司。謝謝。
[苗圩]:第一個問題是馮飛副部長負責的工作,我想請他來回答,第二個問題請張峰總工程師回答。先請馮飛同志回答第一個問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首先感謝你的提問。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明確確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首要任務。推進“僵尸企業”的退出以及過剩產能有序退出,是發改委和工信部共同推進的工作。所謂“僵尸企業”,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中央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今年年初,國務院已經確定這項工作主要是在鋼鐵和煤炭這兩個行業推進,因為這兩個行業產能過剩更加嚴重,市場化退出的障礙更加明顯,所以在今年的1月份已經對外公布了這兩個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指導意見。
在做這項工作過程當中,總的原則是市場倒逼、地方組織、中央支持,總的思路是這樣的思路。在做這項工作當中,主要需要關注的問題,就是在結構調整當中要妥善處理職工安置工作,因為退出、去產能會涉及到職工的失業問題,所以在處理“僵尸企業”企業處置過程當中,我們強調要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央政府決定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降補資金,資金的規模是兩年1000億,就是用于解決職工安置問題,解決好安置,解決好職工的轉崗、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問題。在結構調整當中還會涉及到資產的處置問題,主要還是采取市場化的辦法來處置不良資產。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謝謝這位新聞記者朋友的提問,關于網絡出版這個主管部門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他們在負責這個事情。就剛才您講的這個問題,工信部是作為互聯網行業的主管部門,主要是依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實施許可和備案管理。從事網絡出版服務活動的,應先取得網絡出版服務行業主管部門的許可,再到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電信主管部門辦理相關的手續。我們工信部也將配合有關部門,促進網絡出版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謝謝。
責任編輯:LI ZHW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