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省份公布“高額”煤炭去產能目標 擬削減3.3億噸
6省份公布“高額”煤炭去產能目標 擬削減3.3億噸
新京報訊 (記者趙毅波)隨著國務院煤炭行業去產能規劃的下發和全國兩會召開,各地密集發布去產能方案。據公開資料梳理,山西等六省份煤炭行業去產能目標總量已經高達3.3億噸,占到全國規劃66%。外界普遍預計,各省區市去產能總量將超出中央規劃。
內蒙古山西計劃去產能超億噸
2月5日,國務院發布《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從2016年起,用3至5年時間,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
據公開資料,目前已經有重慶、貴州、甘肅和山東四省市正式下發去產能文件,四省市的目標分別為2000萬噸、7000萬噸、1000萬噸以及1000萬噸。
此外,內蒙古和山西這兩大煤炭省份去產能目標也十分宏大。內蒙古發改委主任包滿達公開表示,內蒙古將在三到五年內關閉產能60萬噸/年的煤礦,大概削減1.2億噸產能。山西省省長李小鵬則在山西省人代會議上表示,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削減煤炭產能1億噸左右。
由此推算,上述6省份規劃的煤炭去產能目標已經達到3.3億噸,占到了國務院規劃中,對煤炭規劃去產能總量(5億噸)的66%。
預計全國去產能規模將超中央規劃
除了上述六省份之外,陜西、安徽等煤炭大省暫時尚未公布去產能目標。
申萬宏源研報顯示,正式發布規劃的重慶、貴州、甘肅和山東四省市平均去產能比率高達33%。預計各地陸續出臺政策后總去產能規劃將超過中央規劃。
中煤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煤炭產能超過40億噸。如果以上述四省市平均去產能比率計算,全國削減的產能將達到13.2億噸。
并且,部分省份去產能步伐也快于中央政府的計劃。
重慶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方案》顯示,在2到3年內,將煤炭產能壓減到2000萬噸以內,而截至2015年年末,重慶合法產能為4084噸,去產能比例高達1/2。
■ 觀點
中央補貼緩解產能退出風險
對于地方政府去產能計劃的“超預期”,中宇資訊分析師關大利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煤炭行業確實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程度,產能過剩導致出現不少僵尸企業,產能不出清,市場行情就很難有實質性改善。此外,很多煤企現在已經比較困難,繼續存在下去對當地經濟沒有太多貢獻。
上海煤炭交易網分析師邢小勤認為,在產能不盈利的情況下,政府補貼提供了一個退出機制,大大緩解了退出風險,所以各地積極性有所提高。
國務院此前宣布出資1000億資金用于煤炭和鋼鐵兩大行業的職工安置,由于官方預計這兩大行業分流人員規模分別為130萬人和50萬人,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煤炭領域。
不過關大利同時表示,“去產能實施的主要困難仍在于人和債的安排,人的問題與政府資金到位速度和程度有關,而債的問題暫時還存在困難,具體方案還需要繼續研究探討。”關大利說。
(趙毅波)
■ 市場
大型煤企去年前11月凈利下滑九成
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下行,煤企的利潤也在逐步滑坡。
中煤協數據顯示,2015年末,中國煤炭價格指數125.1點,比年初下降12.7點,降幅9.2%。秦皇島港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平倉均價370元/噸,比年初降低155元/噸,下降29.5%,已跌至2004年水平。
在煤炭價格下滑背景下,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中煤協數據顯示,2015年前11月,90家大型煤炭企業合計利潤51.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00億元,下降90.7%。
(趙毅波)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