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就業(yè)困境:花40多萬留學 回國盼月掙1500
留學生就業(yè)困境:花40多萬留學 回國盼月掙1500
據(jù)教育部最新數(shù)據(jù),2015年,中國輸出了留學生52.37萬人,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shù)為40.91萬人。他們中,有些人從選擇出國到回國就業(yè),都是父母的“提線木偶”,留學錢沒少花,用人單位對海歸卻越來越挑了,有的明確設定學制等門檻,起薪也不再那么體面。
被安排的出國留學路
春節(jié)過后,江西姑娘胡思思回到了她就讀博士研究生的韓國某高校,至此,她在韓國的生活和學習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提及碩士留學英國、博士留學韓國的經(jīng)歷,胡思思用了“被安排”一詞,她坦言,都是父母決定讓她出國,讀博士完全是“被老爸打包去了韓國”。
就在回國前,她又一次被父親“安排”了。“老爸讓我先去一所高校當設計學老師,今年9月入職,現(xiàn)在忙著給自己‘充電’,工作前最后的逍遙生活不多了。”胡思思笑著說。
歸屬感難尋
2014年,英國留學回來的濟南姑娘張靜鏡加入了創(chuàng)業(yè)大潮。9年前,張靜鏡獨自去英國留學,一呆就是六年。向來乖巧的她在大一下學期選擇從謝菲爾德大學新聞系退學,報考了倫敦服裝學院。從熱門大學的頂尖專業(yè)退學,去考一個沒把握的專業(yè),張靜鏡很“任性”。她說,自己的夢想是開一家自己品牌的設計公司。
2009年,張靜鏡拿到了英國著名時尚品牌麥昆的錄用通知,但她放棄了。“在這樣的大品牌……沒有歸屬感,上升空間有限,所以我選擇回國創(chuàng)業(yè)。”回國創(chuàng)業(yè)并不容易,從選址、建廠、裝修、進機器到招工,張靜鏡親自上陣。2014年3月,她在服裝資源豐富的廣東虎門建廠,如今,已在廣州、南京等地開了5家專賣店。
不劃算的“留學生意”
隨著留學生越來越多地回國就業(yè),不少“海歸”成了“海待”(歸國待業(yè))。對用人單位而言,鍍著海歸金邊的留學人員顯得不那么吃香了,不少用人單位給他們設定了硬杠杠。比如國家電網(wǎng)山東省電力公司2016年的公開招聘,對報名的國(境)外院校學生明確要求,其本科畢業(yè)學校一般為國內(nèi)全日制一本及以上院校,對于國(境)外學習期不滿2年的,本科學校為國內(nèi)985、211工程院校。
此前有媒體報道,一女學生留學芬蘭花了40多萬元,回國后只期待能找到月薪1500元的工作。40多萬元、1500元,兩個反差極大的數(shù)字不禁引人聯(lián)想:如此高昂投資,是不是值得?從做生意的角度來看,這種買賣顯然太不劃算了。據(jù)一家招聘網(wǎng)站調(diào)查顯示,八成海外留學的成本(學費+生活費)年均30萬元-50萬元。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