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打破“為官不為能安穩做官”的錯覺
中國青年報:打破“為官不為能安穩做官”的錯覺
28名“為官不為”省管干部被免職或調整的新聞,讓湖北上了頭條,也讓相關組織部門上了頭條。湖北綜合運用履職盡責考核成果,推進省管干部能上能下,27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28名履職能力、精神狀態或擔當作為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干部被組織調整,22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干部,被批評教育或誡勉談話。
某種意義上,這條新聞應該比“貪官落馬”的消息更有沖擊力和威懾力,因為貪官落馬只是個人問題,而湖北所通報的“為官不為被免職”涉及廣泛,這些問題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卻又不被當回事:班子軟弱渙散、工作長期打不開局面被免職;擔當精神不足、求穩怕亂、遇到矛盾不敢碰硬被免職;組織觀念淡薄、精神狀態不佳、工作激情明顯減退被免職。這個通報肯定讓那些有同樣問題卻沒當回事的官員汗流浹背,以后沒辦法“混日子”了。
官員其實不應該覺得驚愕,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審議通過的《關于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規定(試行)》已傳遞出清晰的信號,不要以為不往腰包里撈錢就沒事了,不要以為“只要任上不出事”就能靠資歷熬上位,為官不為也將成為整治對象。可以看出,像湖北這樣大規模地治理“為官不為”的庸官只是開始,各地各系統將會掀起一場落實“能上能下”規定的治庸風暴。那些以缺紙為由不給群眾辦事、缺乏擔當精神總打不開局面、任上平平庸庸一事無成的官員要睡不著了。
不干事、不作為、求穩怕亂就免職或調離,官員不要覺得這是多么嚴格的要求,試問當下的社會中,哪家企業會養著一個不干事的人,哪個單位會容忍一個干部長期打不開局面卻拿著高薪的人,哪個單位會提撥那些精神狀態不佳、缺乏創新意識和改革闖勁的人?沒有。
優勝劣汰是通行的職場規則,這種規則才能激勵員工的創新和創造力,否則會形成逆淘汰。一個單位如果養著一批庸人懶人,注定會成為一個毫無競爭力、被市場淘汰的單位,官場就應該是一個職場,而不應該成為規則的例外之地。要想避免逆淘汰,官場必須要與社會通行的職場規則接軌。事實上,“能上能下”規定就是要進行這種接軌,讓能人上庸人下,淘汰那些庸官。
不少企業家都反映,在媒體監督和制度推動下,現在一些政府部門門好進了,笑臉多了,態度好了,但就是不給你辦事,以各種理由不辦事。庸官不作為之害,不亞于貪官。細數種種“為官不為”的表現,對反腐有情緒消極應付軟抵制者有之,持“做事容易惹爭議,不如不做事”者有之,認為“反正我不貪不腐你也拿我沒辦法”者有之,認為“只要讓上級滿意不管下面百姓怎么議論”者有之,信奉“不求出彩只求不給領導添麻煩就行”者有之。這些過去盛行的官場文化、潛規則和庸俗的為官之道,將會在落實“能上能下”規定中受到清理。
樂見組織部門開始拿庸官懶官開刀,樂見組織部門開始跟紀委部門“搶頭條”,打破“不貪不拿就安穩做官”的錯覺,塑造敢于開拓、勇于創新、勤于做事的官風,這是一場意義堪比反腐治貪的大戰役。過去很多官員都認為,被組織部門談話一般都是好事,被紀委談話一般不是啥好事,在“能上能下”的制度安排下,被組織部門談話很可能也不是什么好事了,這表明當下從嚴治黨、從嚴管官的要求和關口在不斷前移,對領導干部的要求越來越高。不腐敗只是底線要求,當官就應該做事,不做事那就“走人讓位”。
(曹林)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