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研制國際標準224項
“十二五”期間我國研制國際標準224項
本報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李心萍)2016年質檢科技大會1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xiàn)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總體水平與國際“并跑”、部分技術領域實現(xiàn)“領跑”的發(fā)展目標。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孫大偉在會上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質量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獲國際互認的國家校準和測量能力1266項,位居世界第四;研制國際標準224項,國家標準1299項;突破了碳排放和碳減排等認證認可技術;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認可技術及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發(fā)3000余種快速高通量檢測鑒定技術、試劑和標準物質,茶葉中653種農(nóng)藥多殘留和化學污染物檢測方法通過11個國家和地區(qū)30個實驗室協(xié)同驗證;大型承壓設備不停機電磁無損檢測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攻克特種設備長周期安全運行關鍵技術260多項,研制儀器裝置43臺套。
“十三五”期間,質檢科技將在“十二五”基礎上,圍繞建設質量強國,實現(xiàn)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總體水平與國際“并跑”、部分技術領域實現(xiàn)“領跑”的發(fā)展目標。具體而言,要建立新一代國家計量基標準體系,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研制和參與制訂的國際標準數(shù)量要大幅增加;重點領域認證認可技術方案達到國際或區(qū)域領先;研究一批檢驗檢測檢疫核心關鍵技術,實現(xiàn)質檢技術群體性國際突破。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