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數據再“飄紅” 全年難言樂觀
中國出口數據再“飄紅” 全年難言樂觀
中新社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石巖)繼3月份單月數據意外飆紅后,4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再次出現難得的正增長。
中國海關總署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4.1%。
此前官方數據顯示,1-2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出現較大幅度“雙降”。其中,2月份出口下降幅度達20.6%,平添了外界對中國全年外貿前景的悲觀情緒。
在此形勢下,今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并未明確今年全年外貿增長目標,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中國商務部一名不愿具名的官員稱,鑒于今年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嚴峻,今年如能實現外貿進出口零增長已屬不易。
有鑒于此,中國3月份出口增長18.7%的數據公布后,因大超預期而一度引爆輿論。聯系到同期公布的一系列回穩向好的宏觀經濟數據,市場的樂觀情緒隨之上升。
對此,中國官方卻保持了相對謹慎的態度。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造成3月份出口大增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季節性因素,一個是基數因素”。言下之意,該月出口表現具有較大偶然性。
而此次,中國4月份出口數據再次飄紅,一定程度上是歐盟市場回暖所致。中新社記者注意到,盡管海關總署尚未公布4月份對歐出口單月增幅,但此前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對歐出口下降了1.6%,而前四個月中國對歐出口則實現了1.3%的正增長,這表明,4月份中國對歐出口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正增長。鑒于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貿易總值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5%左右,4月份出口正增幅對于整體外貿的提振可以想見。
與此同時,海關總署公布的4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3.8,這一指數較上月回升2.2。海關據此稱,這表明二季度出口壓力有望緩解。
盡管如此,需要看到,不同于其它經濟形態,外貿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外部經濟形勢是否好轉,而近期,世界經濟形勢仍表現出較大不確定性,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權威機構先后調降了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同時,地緣政治動蕩加劇,將對全球經濟帶來明顯負面影響。這些,都為今年全年市場需求相對疲弱埋下了伏筆。
“面對疲弱的市場需求,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中國成為當前遭遇全球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之一。”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說。
人們注意到,近期以來,歐美澳等發達經濟體及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先后對以鋼鐵產品為代表的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措施,使得中國今年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更加嚴峻。
視線轉回中國國內,由于企業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外貿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產業和訂單向外轉移仍在加快,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放緩、進口需求下降。
沈丹陽介紹,近期商務部對全國3000家外貿企業開展問卷調查,57.7%的企業認為今年出口形勢更加嚴峻,“大家都不敢樂觀”。
有鑒于上述因素,今年全年中國外貿出口形勢仍難言樂觀。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