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留紙條違停免罰”:不是漠視和縱容
人民日報評“留紙條違停免罰”:不是漠視和縱容
原題:柔性執法彰顯教化力量
近日,一則“留紙條違停免罰”的微博,引發熱議。據報道,四川遂寧一名交警在巡邏時發現一輛違停車輛,前擋風玻璃放了張手寫的紙條,表明臨時停車是為“上樓接病人”,只“耽擱10分鐘”。耐心等待之后,交警發現情況屬實,最終并未處罰。這樣的處理,讓網友紛紛表示看到了“信任”的力量。
這樣的“免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治理從強硬向柔和過渡的重要性。罰本身不是目的。根據已有的規章制度,對違規或者不達標者采取相應的懲罰舉措,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全社會制度化、規范化運行的能力。從這個角度而言,“留紙條違停免罰”不是對失范行為的漠視和縱容,而是社會治理觀念更新的體現。
也有人擔心,人性化執法會不會走入“任性執法”的歧途。其實不然。人性化執法并不意味著任意裁量,更不意味著我行我素,而是將人性化執法置于公共規則的框架內。說到底,即使是人性化執法,依然需要尊重規則,而非無原則地自由裁量。正如網友所言,柔性執法有一種“潤物無聲”的作用,讓當事人感受公共規則溫度的同時,提升其對公共規則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與那種生硬、冰冷的“一罰了之”相比,這樣一種帶著溫度的人性化執法,恐怕有著更為良善的意義。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