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 時政要聞 >> 聚焦“怎樣做家長”:如何跳出教育攀比的怪圈

聚焦“怎樣做家長”:如何跳出教育攀比的怪圈

欄目: 時政要聞 時間:2016-05-19 09:38:09 發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聚焦“怎樣做家長”:如何跳出教育攀比的怪圈

原標題:怎樣跳出教育攀比怪圈(教育眼·聚焦“今天怎樣做家長”①)

開欄的話

社會轉型、價值多元給人們帶來了一些迷茫,也使一些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產生焦慮:比如,有些家長總以“別人家孩子”為榜樣,對自己的孩子提出各種要求;有些家長總要孩子超前學習,常常“拔苗助長”;還有些家長,整天忙自己的事業,將對孩子的愛等同于給錢給物……這些問題從何而來、怎樣解決?本版推出系列報道,聚焦“今天怎樣做家長”。

“‘你看看人家王怡佳,都是一個老師教的,人家能做對,你怎么就錯了?你比人家笨?’我才回了一句嘴,媽媽立馬聲音提高八度:‘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聽話?怎么不和媽媽頂嘴?’看到媽媽嘴里蹦出的一件件‘殺人武器’,我只好低頭拼命寫作業。”這是南京市浦口區復興小學六年級學生張喆的一篇日記,日記的名字叫《我恨“別人家的孩子”》。

“我的孩子不能輸給別人”“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我強”……培育“牛娃”的夢想讓家長們樂此不疲,“別人家的孩子”讓童年變得沉重,難以抑制的“比娃”沖動讓教育顯得急躁功利。不計成本地投資孩子,其實只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追趕和喪失意義的比較。

都是為了孩子好:

“比娃”背后暗藏辛苦

凡凡是北京市朝陽區一所小學的五年級學生。隨著小升初的臨近,這個學期,除了一直堅持在上的舞蹈、書法、小提琴之外,凡凡又被增加了奧數、英語和游泳課。成績好、興趣廣,在外人看來,凡凡無疑是那種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事實上,一周6門興趣班讓凡凡每天都處在十分忙碌的狀態。除小提琴外,其余課程都是媽媽“強迫”她一定要上的。“這都是為她好!”凡凡媽媽義正詞嚴。

這樣高強度的培優,會不會太過?“我們這還不算多的呢”,凡凡媽媽說:“現在一些家長已經不僅限于讓孩子上培訓班了,還幫孩子寫作出書、辦個人繪畫展、開鋼琴演奏會、搞小發明創造、當網紅小明星……特別能折騰。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光芒四射,升學的時候還能加好多分呢,我們已經落后了,怎么能不著急!”

6門課程,且不算賠上多少時間和人力成本,對一個拿正常工資的家庭來說,課時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事實上,為了能讓凡凡上個好學校,凡凡爸媽賣掉了離工作單位較近的大房子,舉家搬進了現在這個小小的學區房。而上興趣班的費用也占了凡凡爸媽——一對普通國企員工全部收入的近2/3。這樣不計成本的付出值得嗎?凡凡媽媽說:“我們這輩子就這樣了,唯一的希望就是把孩子培養好,至少要讓孩子比我們有出息。”

每一個“別人家的孩子”的背后,都有望子成龍的家長,而盲目的攀比往往讓家長們深陷漩渦卻無法自拔。北京育園中學校長李紀洲說:“心理預期過高、功利心過盛,不顧實際情況、脫離孩子興趣的盲目攀比,不僅會傷害孩子自尊、壓抑其個性發展,而且會破壞家庭親緣關系,甚至產生悲劇。”

落后的恐慌:

壓力與功利心的雙重作用

在采訪過程中,面對“你對孩子要求的底線是什么”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的回答是這樣的:沒什么太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身體健康、開心快樂、有一份能夠自食其力的工作就好。至于是否能夠出類拔萃、能掙多少錢、能對社會做多大貢獻,都不重要。可見,從本心上看,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并沒有很強烈的“非怎樣不可”的要求。但為什么現實生活中,攀比的怪圈卻愈演愈烈呢?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些本為促進教育公平的理念,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似乎有些“變了味”。農村的追著趕著往城里進,城里的想方設法要上重點,重點學校的較著勁兒地拼成績……這種“你追我趕”更像是一場惡性競爭。

“有一項調查顯示,在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家庭經濟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家庭在各方面支出都會相應減少,唯有對教育的投入是增加的。這一結果說明,為了保證將來的社會地位,人們更愿意把希望放在教育下一代身上。”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蔣承認為:“正是這種對‘教育落后’的恐慌導致每個人都鉚足了勁,都想排在前面。但普遍的競爭危機無疑也造成了所有人都騎虎難下的局面。沒有人甘心孩子屈居人后,所以家長就會推著孩子往前一點、再往前一點。而這樣的結果卻是水漲船高,弦越繃越緊。”

除競爭壓力外,家長的功利態度也是導致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疲于奔命的重要原因。北京市朝陽實驗小學老師蔣圓說:“現在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物質條件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加大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本也無可厚非。可現實是,很多家長讓孩子上鋼琴班、繪畫班,目的卻是為了考級、拿證書、獲獎,這樣就能在小升初或中考中獲得特長加分。”

什么有用學什么,步步為營的教育似乎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實際上卻讓孩子喪失了成長的樂趣和決定自己未來的能力。在父母的“操縱”下,許多孩子成了乖寶寶、優等生,他們知道什么應該做、什么值得做,但卻不了解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一個著名大學的校園風云學生感慨:“雖說上了名牌大學、念了熱門專業、當了學生會主席、拿了國家獎學金,但我似乎還是沒有活成自己。”

吃顆定心丸:

別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線

“小學時,我們就給孩子報了素描、鋼琴和羽毛球班,希望孩子綜合發展。現在馬上面臨高考,各科的補習更不能落下。孩子真的很辛苦,但其他孩子都在補課,我們又有什么辦法呢!”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一位高二學生家長焦急又心酸。

誠然,對每一個家庭來說,教育都應該是一件大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些基本的性格塑造、能力訓練、才情培養是必需的。但是,上了課外補習或才藝培訓,就能完善人格、提升素養嗎?

“成長應該是快樂的,那些不甘落后、你追我趕,結果只能是忙壞了家長、累壞了孩子。千萬別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卻輸在‘終點線’。”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華應龍說:“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放平心態,發覺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事事都和別人比較。其次應該擺正態度,不要把目光只放在分數、獎狀上。”

“在教育上攀比未必都是壞事,關鍵看比什么。如果一味比成績、比分數,或是為了走捷徑、賺加分而比特長,就沒有意義了。但是,如果能從比較中發現孩子的潛力,引導孩子的優勢,也不失為一件好事。”首都師范大學心理素質教育指導專家楊芷英認為:“要改變教育攀比現象,就要打破以成績論優劣的教育觀念,繼續推進教育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評價體系。不要把孩子都往標準精英的模子上培養,應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讓孩子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什么是成才?或許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的故事能給我們一些啟發:一次,有人問杜魯門的母親,是否為自己有一個當總統的兒子感到驕傲?這位母親回答說:“是的。但我還有一個兒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也為他感到驕傲!”身心健康、快樂向善、自食其力就是成才,就值得父母為之驕傲。


責任編輯:LI ZHENG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主播福利一区二区|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摸|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男人边吃奶边做弄进去免费视频|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人配人种jizz|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一区二区手机视频| 日本5级床片全免费|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视频一级毛片| 国产剧情jvid在线观看|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av72发布页|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第九页|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第一黄网站| 狠狠热精品免费观看| 免费黄色网址网站| 美国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18男同少爷ktv飞机视频| 在线成年人视频| a资源在线观看| 妞干网免费在线视频| 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日本三级电影网址| 久久免费看黄a级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极品美女aⅴ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