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發言人:不主張北斗產業園“遍地開花”
中國“北斗”發言人:不主張北斗產業園“遍地開花”
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5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北斗企業要“抱團”,不主張北斗產業園“遍地開花”。2015年,中國國內衛星導航總產值已達19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北斗系統貢獻率約30%。但有業界專家指出,北斗導航相關企業存在盲目競爭。
冉承其也有相同看法:“以北斗芯片企業為例,少說也有幾百家。”他說,政府應引導、鼓勵企業進行合并重組及技術的整合突破。企業也應認識到同質化競爭的惡果,主動“抱團”,形成幾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以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相關企業為例,海克斯康并購達百余次,全球首家公開上市的GPS公司天寶導航公司也是通過70余次并購來拓展業務。業內人士預判,未來6年將是北斗產業整合的高峰期,將形成3—5個有規模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重組將是一個長期的艱苦過程。”冉承其說,北斗終端企業已逐漸認識到這一趨勢,表現出合作意愿。
此外,北斗產業園也呈現出同質化競爭。近期就有河南省籌建3個北斗導航產業園、江西贛州北斗產業園待建、廣東江門北斗衛星應用技術產業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等公開報道。
冉承其對此態度明確。“從北斗技術發展來看,用地需求并不大。更多產業園也是借北斗之名做其他用途。”他說,北斗芯片的技術特點決定了(產業園)必須聚集在北上廣深等有雄厚技術研發實力的城市,或是與電子產業緊密相關的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西南地區部分城市,其他地方應穩妥、慎重地考慮發展產業園。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